[发明专利]防止变性用薄膜无效
| 申请号: | 88103092.9 | 申请日: | 198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28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西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5/38 | 分类号: | B65D65/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永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变性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装食品,药品等保存物的薄膜,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控制保存物中或者其周围的气氛中的离子量变化,以大致保持其固定,从而起到防止保存物变质的薄膜。
以往,当要保存诸如食品、药品等易氧化的物质时,为了防止保存物的氧化,保持其新鲜程度,通常把脱氧剂封装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内。
作为这样的脱氧剂用的有诸如铁、铜、锰、锌、镍、硅铁、镍铁、碳化铁、硫化铁、氢氧化亚铁、羰基铁、硫化钠等的在水份存在下与空气中氧反应的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
对于上述的方法来说,为了防止脱氧剂混入保存物中,要预先把脱氧剂封装入纸袋等中,再将其与保存物一起放入包装体内然后进行密封和包装,因此,包装工序烦杂,特别是给自动化包装设下了很大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特开昭55-90535号公报揭示了用由掺合脱氧剂的膜状物构成的包装容器包装保存物。
然而,尽管由特开昭55-90535号公报所述的膜状物构成的包装体在防止食品等的保存物的氧化方面是有效的,但并不能防止诸如由于氨基酸的变性而引起的食品的味道的微小变化以及厌气发酵这样的问题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防止变性的薄膜,它可克服上述的掺合脱氧剂的膜状物的缺点,不仅可防止氧化,而且可防止很广范围内的保存物的变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人反复地进行了专心的研究,其结果考虑用掺合了可控制离子量变化,使其大体上保持固定的物质的薄膜来包装保存物,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防止变性用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经还原处理的多微孔材料。
本发明所用的多微孔材料可以为具有许多2~2800埃微孔的无机材料,例如,大谷石、沸石、石英石、活性炭、斜发沸石等。另外,也可以为发泡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等的发泡树脂。
这些多微孔材料必需经还原处理。通常,还原处理是在隔绝空气下加热来进行的。对于无机材料最好在55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而对于发泡树脂最好在15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这时,为了提高离子量调节能力,希望在含有碳、硅、氟等的非铁催化剂存在0.1%(重量)以下的情况下进行还原处理。此外,还可使用腐殖酸、柠檬酸等作为催化剂。
为把经还原处理的多微孔材料掺合到薄膜中,只要将所说的多微孔材料粉碎成极细的粉末,然后用常规的方法添加混合到聚合物原料中,进行制膜即可。另外,还可以将添加并混合了所说的多微孔材料粉未的树脂涂覆在薄膜上。所说的多微孔材料粉未的粒度最好在200目以上,而加到薄膜中的掺合量最好在1%(重量)以上。
本发明的防止变性用的薄膜材料通常可以利用包装用的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醋酸乙烯酯、聚酯、聚酰胺等。
本发明的防止变性用的薄膜,当因使用而使其性能下降时,可以容易地通过用加热器加热、电子加热、光照射等方法使其再生,还能够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防止变性用的薄膜由于是通过调节保存物中或者其周围的气氛中的离子量并大体上保持固定来防止保存物的变质,故而不仅可以防止氧化,而且可以防止由用以往的脱氧剂不能防止的氨基酸变性引起的食品味道的微小变化以及厌气发酵等。
本发明的防止变性用的薄膜可以用于封装食品、药品以及因离子量变化引起变性的各种物质并防止这些物质变性。
本发明的防止变性的薄膜由于能够控制保存物中或者其周围的气氛中的离子量并大体上保持固定,故而不仅可以防止氧化变质,而且可防止因氨基酸变性而引起的食品味道的微小变化以及厌气发酵等,并且能够防止很广范围内的保存物的变质。另外,只要用本发明的薄膜包装保存物就行,不需要特别的贮藏库,因而较为经济,也适合于诸如家庭等保存少量的食品。
以下,将给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将0.1%(重量)腐殖酸作为催化剂加入到具有很多平均孔径为800埃的微孔的沸石中,在隔绝氧气的状态下,在600℃下加热2小时,制备成还原处理沸石。再把所说的沸石粉碎成粒度为200目以上的粉未,在聚乙烯中加入5%(重量)所说的粉未并混合,制成厚度为40μ的薄膜。
用这种薄膜封装10公斤轧制成的精白大米,在仓库内12℃下保存10个月。
其结果是,开始保存时精米表面的pH值为6.5,经过10个月后,其pH值仍为6.5。用这种保存后的精米煮饭,其味道与用刚轧制成的精米煮的饭的味道相同,全然没有发现米的变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西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戴西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分多路复用数据传输系统
- 下一篇:轴流脱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