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闪光报警器无效
| 申请号: | 88102577.1 | 申请日: | 198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6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永济 |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发 |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 报警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受检测控制仪表发出的电接点信号,通过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超越极限值,以便引起操作人员注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多路闪光报警器。
目前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多路闪光报警器基本上是70年代初期我国统一设计的,采用44支锗三极管,分装在6块印刷电路板组成的分离元件电路,它是由电源、多谐振荡器、多路闪光报警单元和音响放大单元四部分组成的。电源为三组电源供电,其中二组电源又是采用比较复杂的串联调整稳压电路,稳压电路本身需要调整,灯光亮度也要调整电压,如果音响不能消除也需微调电压,这给调试使用带来了困难。一个多谐振荡器为多路闪光报警单元共用,因此,一旦多谐振荡器发生故障,多路闪光报警器均不能工作。音响报警单元要求用户自备外接电铃,而且一般电铃功率较大,铃声又不悦耳。这种多路闪光报警器电路结构复杂,焊点多,体积较大,制造成本高,多路闪光报警单元不能自成独立单元,因此调试、维修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闪光报警单元模块化的集成电路式的多路闪光报警器。
多路闪光报警器是由电源、逻辑控制电路、多路闪光报警单元以及音响报警单元四部分组成的。其特点是:电源是由变压器、整流桥块、滤波电容、稳压块组成的,提供二种电压分别为多路闪光报警单元、音响报警单元以及逻辑控制电路供电。每路闪光报警单元均采用相同的电路结构,成为独立的闪光报警单元,它是由时基集成电路块、三极管组成的模块式的可控振荡器。音响报警单元是由音乐集成电路块、二级三极管放大器以及扬声器组成的。同时控制多路闪光报警单元和音响报警单元的逻辑控制电路是一个双与非门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多路闪光报警器结构简单、体积小,由原有六块印刷电路板减少到二块印刷电路板,仪器的体积为原有体积的一半,装配容易,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闪光报警单元更换以及增减方便,单元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提高防尘、防振性能。
图1为8路闪光报警器电路结构图。
BG1~BG8为8路闪光报警单元常开触点,
D1~D16为半导体二极管,SG1~SG8为8路闪光报警单元,Sy为试验按钮,XC为消除按钮、R1、R2、R3、R4为电阻,C1、C2、C3、C4、C5、C6为电容,74LSOO为四双输入端与非门,ZL为整流桥块,7805为三端稳压块,T1、T2、T3为半导体三极管,KD-9561为音乐集成电路块,Y为扬声器。
图2为闪光报警单元电路结构图。
R6、R7、R8为电阻,C7为电容,NE555为时基集成电路块,SD为指示灯。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图,电源为整流桥块ZL和滤波电容C1组成的电路,输出12V电压,为8路闪光报警单元SG1~SG8供电,经三端稳压块7805稳压至5V为逻辑控制电路和音响报警单元供电。8路闪光报警单元SG1~SG8采用相同的可控振荡器电路结构,分别显示各路闪光报警。音响报警单元是由音乐集成电路块KD-9561、二极三极管放大器T1,T2以及扬声器Y组成的电路,同时控制8路闪光报警单元和音响报警单元的逻辑控制电路是一个由四双输入端与非门74LSOO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图2所示的缏方峁雇迹凉獗ňピ勺骺赜玫娜躎4,一个时基集成电路块NE555以及指示灯SD组成的可控振荡器。
8路闪光报警单元和逻辑控制电路分别焊接在九块小印刷电路板上,并分别封装在各自的小盒内构成九个小模块,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电源和音响报警单元安装在另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该闪光报警器具有报警、试验、消除、恢复正常四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永济,未经康永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革下脚料制取食用明胶的方法
- 下一篇:防撬自行车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