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的聚合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8102227.6 | 申请日: | 198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0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筒井俊之;丰田昭德;柏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F4/645 | 分类号: | C08F4/645;C08F10/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烯烃的聚合方法。更详细地说,该聚合方法是利用少量铝氧烷而表现出优异聚合活性的催化剂使烯烃聚合,可制得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体,而用于两种以上烯烃共聚时,可制得分子量分布及组成分布窄的烯烃共聚体。
原已知的α-烯烃共聚体的聚合方法,是在由钛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组成的钛系催化剂或由钒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组成的钒系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或乙烯及α-烯烃进行共聚。一般来说,利用钛系催化剂得到的乙烯·α-烯烃共聚体,其分子量分布及组成分布宽,并且,其透明性、表面非粘合性及力学物质性都较差。而利用钒系催化剂得到的乙烯·α-烯烃共聚体与由钛系催化剂得到的共聚体相比,其分子量分布及组成分布变窄,并且,其透明性、表面非粘合性、力学物性亦得到相当改善。但在要求这些性能的用途方面还是不充分的。因此,要求开发上述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的α-烯烃聚合体,尤其是乙烯·α-烯烃共聚体。
另一方面,作为新的齐格勒型烯烃聚合催化剂,最近提出了由锆化合物及铝氧烷组成的催化剂。
在特开昭58-19309号公报中介绍了一种聚合方法,该方法是在由下述含过渡金属化合物、线状铝氧烷或环状铝氧烷组成的催化剂存在下,在-50℃~200℃温度下,使乙烯及一种或两种以上C3~C12的α烯烃共聚的方法。该含过渡金属的化合物可用下式表示:
(环戊二烯基)2MeR1Hal
式中,R1为环戊二烯基、C1~C8烷基、卤素原子,
Me为过渡金属,
Hal为卤原子。
该线状铝氧烷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R2为甲基或乙基,
n为4~20的数。
该环状铝氧烷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R2及n的定义与上述相同。
在该公开公报中记述了为调节所制得的聚乙烯的密度,应该在含10%(重量)以下的少量长链的α-烯烃或混合物存在下进行乙烯聚合。
在特开昭59-95292号公报中记述了关于线状铝氧烷及环状铝氧烷制法的发明。该线状铝氧烷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n为2~40的数,
R3为C1~C8烷基。
该环状铝氧烷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n与R3的定义与上述相同。
在该公报中记述了若将该制法制得的,比如甲基铝氧烷与钛或锆的二(环戊二烯基)化合物混合而进行烯烃聚合的话,那么,聚合一小时,每克过渡金属即可得到2500万克以上的聚乙烯。
在特开昭60-3500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制造烯烃用的聚合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是首先使铝氧烷化合物与镁化合物反应,接着使反应生成物氯化,再用Ti、V、Zr或Cr的化合物进行处理。该铝氧烷化合物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R4为C1~C10烷基,Ro为R4或相结合而表示-O-。
在该公报中记述了上述催化剂特别适用于乙烯与C3~C12的α-烯烃混合物的共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借助于催化剂处理氮和氧的设备
- 下一篇:采用非锁紧配合装填和密封容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