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体制造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101990.9 | 申请日: | 1988-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5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和化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67/20 | 分类号: | B29C67/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体制 装置 | ||
本发明关于发泡体的制造装置,特别是用聚烯烃发泡体之类做成板状发泡体的制造装置。
关于聚烯烃发泡体之类的板状发泡体的制造,以前有过各种方法被提出来,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57-191029号公报中记载着在金属模外周面上设有载热体流通路,用不密闭的金属模对中间发泡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作为这样的用于板上发泡体的加热发泡的装置,以前一般使用图1至图2中所示的装置。
即,把用密闭金属模预热得到一次发泡体(a),配置在其底面及周围备有载热体流通路(c)的并且上侧开口的箱形金属模(b)的实际上的中央,把这些多个堆叠后,在最上面盖上有载热体流通路(C)的盖体(d),把该盖体(d)和上述多个金属模一起,用连接杆(e)连接起来。(参见图1)
在这状态下,使蒸汽通入载热体流通路(c),把配置在各金属模(b)中的一次发泡体(a)加热及发泡,使发泡体在金属模(b)中整体地膨胀。
接着,使冷水通入载热体流通路(c),使发泡体冷却到室温附近,在这个冷却完成后,把连接杆(e)松开,取出板状的二次发泡体(制品)f(参见图2)。
在上述先有装置的场合,在金属模(b)的堆叠及拆叠时,因为要拧紧松开连接杆(e)的螺母,工作效率很差,特别是多层装置,例如将厚度120毫米以上的板状发泡体堆叠六层的制造场合,连接杆(e)上方螺母的位置很高,操作麻烦。
还有,金属模冷却后,为了把制品(f)取出,把薄的平板状另件向二次发泡体和金属模底面之间压入,使二次发泡体从金属模上脱离后再取出,因此,操作麻烦,同时,从向金属模(b)内配置一次发泡体(a)到制品(f)的取出,要费很长时间,从生产性来看是存在问题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状发泡体的制造装置,它消除了先有装置中的上述的缺点,能够容易而迅速地进行操作,并提高了生产性。
为了达到该目的,按本发明的第一形式提供了一种发泡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
在外周面和上方有加热器或载热体流通路的而且下侧是完全地开口的纵向配置的多层的箱状金属模,
使在纵向邻接着的各组金属模能相互以预定的一定间隔吊下的在各组金属模间设置着的多个吊放件,
使上述多层的金属模进行升降的在最上层的金属模上连接着的升降装置,
使上述多层的金属模在各自的所定的位置上固定用的固定装置,
上述固定装置的组成为:
在最上层的金属模的上部设置着的系紧用具承受件,
上述多个金属模的各自的开口下端部与在各自下侧邻接的金属模的上方加热器的上部盖板的上面相接触,在这样的金属模的叠层状态时,在上述系紧用具承受件的两侧对应的各自的位置上设置着的一组可动系紧用具。
还有,按本发明的第二形式,提供了一种发泡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为,在上述第一形式的装置中的各吊放件由一根具有比在金属模吊下时由它们连接的相互邻接着的金属模之间的上述预定的一定间隔更大的长度、并在这些金属模之间滑配着的杆和在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着的止挡头部以及螺母所组成。
此外,按本发明的第三形式,提供了一种发泡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为,在上述第一形式的装置中的各吊放件,由比相互邻接着的金属模之间的上述预定的一定间隔更长的、其两端在这些邻接的金属模上分别系留着的、弯曲自如的构件所组成。
而,按本发明的第四形式,提供了一种发泡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为,在上述第一形式中,在上述金属模处于叠层状态时,上述各个金属模的开口下端部和上述在下侧邻接的金属模的上方加热器的上部盖板的上面之间,是具有密封件的。
上述的以及本发明的其他的优点,形式,以及目的,通过下面的显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的附图和有关的说明,就能明白。图中:
图1是显示在先有的发泡体制造装置中金属模叠层堆放时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
图2是显示在图1所示的先有装置中最终发泡体(制品)取出时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发泡体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正面图,
图4是显示图3所示装置的要部的概略侧面图,
图5是显示把图4所示的要部在各个金属模之间保持预先设定的间隔而上升,使金属模在吊下状态的概略侧面图,
图6是显示在外周面上有载热体流通路的金属模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7是显示在金属模上方设置着的加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上部平面图。
下面参照图3至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和化工株式会社,未经三和化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功率光电导开关脉冲发生器
- 下一篇:多功能小型碱回收烟气余热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