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除短纤维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101414.1 | 申请日: | 1988-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013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01 |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让;田端俊一;山口博章;荒木浩;近藤旭;西村慎三;山冈嘉精;竹下明彦;山田洋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日本绵业技术经济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1G5/00 | 分类号: | D01G5/00;B03C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薛明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短纤维 装置 | ||
1、用于从纤维束中清除短纤维的装置,由下列器件组成:
一对互相对置的有孔圆柱体,它们之间有预先规定的间距:
设置在上述那对有孔圆柱体相对区域旋转上游一侧的器件,该器件能输入上述纤维束:
能将高压静电作用于上述那对有孔圆柱体两端的器件,以及从上述纤维束清除短纤维的吸入法器件。其特征为:作为高压静电的上述器件,使上述纤维束内的长纤维定向,并使其保持与有孔圆柱体外围表面大致垂直,同时使上述纤维束中的短纤维在有孔圆柱体之间作往复运动;
上述吸入法清除器中设置在至少一个上述有孔圆柱体内,为了要清除上述短纤维,通过其中的穿孔,在上述有孔圆柱体之间往复运动;以及
上述装置还包括传送带器件,用于传送已经消除了短纤维的纤维束,传送位置始于上述对置区附近的一个有孔圆柱体表面,同时使纤维束保持在上述定向的状态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用吸收法的清除器含有插入在每个有孔圆柱体内的吸收管,该管有吸口,用于产生吸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所述使用吸收法的清除器含有一对半径略有不同的可旋转半圆柱体,组合成一个管子和一个吸口,该吸口的开启程度通过上述一对半圆柱体相对的旋转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传送装置在其一端与靠近对置区旋转下游一侧内的一个有孔圆柱体的表面相接触,并能在与联接有孔圆柱体轴线的直线垂直的方向内传送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传送装置能从靠近对置区中部起,沿着一个有孔圆柱体外表面的旋转下游一侧,传送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传送装置含有一传送带,与其并排设置一个咬入带,因此,纤维束可以被咬入在该传送带与咬入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该对有孔圆柱体以平行方式并列放置,或将一圆柱体放置在另一圆柱体之上,同时使其旋转轴处于水平位置,在其之间有一预先确定的间隔,该间隔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有孔圆柱体由有孔金属板、孔网或导电多孔橡胶板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清除装置,其特征为将纤维束输送到对置区的设备含有一个纤维束开束和输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日本绵业技术经济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日本绵业技术经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4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调节印刷机印色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