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电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88101107.X | 申请日: | 1988-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3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间弓悦夫;藤原等;广政邦夫;冈田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渕马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秉芬 |
| 地址: | 日本千叶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动机 | ||
本发明总的说来是关于磁带录音机和其它音响设备驱动装置用的微型电动机,特别是关于适宜防止换向电火花引起的电噪声漏泄出电动机外的微型电动机。
普通形式的微型电动机的结构通常如图3电动机主要部分的纵剖面所示。图中,编号1表示机壳1,它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呈有底空心圆筒形,其一端开着口。外壳1中装有定子2和转子3,盖4由导电材料制成,呈圆盘形,固定装配入端口中将外壳的开口端封闭住。编号5表示电刷,电刷设在盖4上,与换向器7滑动接触。
普通型式的微型电动机有这样一个问题,即电刷5与换向器之间滑动接触时产生电噪声,漏泄到电动机外。这是因为盖4仅仅与外壳1的开口端面接合,这使两者之间没有充分的电接触。因此为确保外壳1与盖4之间有效的电接触,有人想出了加大外壳1与盖4之间轴向接触长度各种方法,其中包括增加盖4的厚度和采用拉延成形法。但这些措施都使材料消耗量增加,电动机重量增加,而且由于加工工序增加了因而制造成本也提高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结构简单但具有能防止电噪声漏泄的优异功能的微型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防止电噪声漏泄而且盖与外壳之间的结合强度有所提高的微型电动机。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有关问题,涉及下述这样一种微型电动机的本发明采用了一项技术措施:在盖的外周边表面上设多个小脊条,并使盖的外部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机壳口的内部尺寸,以确保稳固的压紧配合,从而保持两者之间的电气接触,该微型电动机的电动机组件装入机壳中,机壳由金属材料制成,形成一个有底的空心圆筒形,机壳的一端开着口,口上装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盘形盖。
在上述配置方式下,设在盖外周边表面上的小脊条在外壳与盖之间的压紧配合部分切入外壳的内周边表面,确保两者之间有效的电气接触。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是图1A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普通型式的微型电动机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同样的各部件用图3中所示的同一编号表示。图1显示除盖4以外所有部件都已经装入机壳1内的情况。在图1中,盖的外周边表面上设有多个小脊条4a,这从图2的局部放大图中可看得更清楚。盖4的外部尺寸或外径至少应等于或稍大于(大致上等于)外壳1的内周边尺寸或其端口1a的外径。编号8表示电动机控制电路板。
当外壳1和盖4按上述方式构成时,盖4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装配到外壳1的端口1a中。然后用压入工具或任何其它压紧配合工具压紧配合,于是图2中所示的小脊条4a切入机壳1的端口1a的内周边表面中。这样,由于盖4系紧压配合到机壳1上,因而两者之间能在整个周边上有效进行电气接触。
在此实施例中,小脊条呈齿形或滚花形,或呈硬币轧制边缘的形状,连续设在盖4的整个外周边表面。但如使这类脊条在整个周边上间断设置或分布设置也可大致上取得同样的效果。小脊条和形状和压配合的容差可根据盖和外壳金属材料的硬度或其它机械性能选取。
当然需要保持足以使盖能装入其所覆盖的端口所需的轴向长度。但如将外壳边缘制造得在盖装配到机壳上,并使外壳边缘部分或全部压凹接合,以保证两者之间牢牢卡紧之后稍微突出盖的上部表面,可以使机壳与盖配合得更牢靠。此外,本实施例介绍的是盖上没有其它电动机部件的微型电动机,但如令微型电动机的轴承和其它部件都与盖构成一个整体,同样也可取得预期的效果。
外壳横截面的形状和盖的平面形状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是多角形。此外,即使整个电动机系装在空心圆筒形外壳和盘形盖中,且外壳和盖都是由诸如铝或铝合金之类的屏蔽材料制成的,这样的结构也能防止电噪声。就是说,上述外壳可以是与定子2紧密接触的电动机机壳,也可以是将电动机机壳罩起来的屏蔽外壳。这里所采用的屏蔽外壳几乎与电动机外壳呈同一形状。
本发明取上述结构和操作方式的情况下可取得下列预期的效果:
1.制成盖的金属材料的厚度和电动机的轴向尺寸都可以减小,因为这里无需进行拉延操作。这一来既节约了材料成本又可制造出紧凑小巧的电动机。
2.配置在盖边缘上的小脊条可与盖子同时制成,从而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
3.由于配置在盖边缘上的小脊条略微切入外壳的内周边表面,因而即使外壳的内周边表面上粘附有镀膜、氧化膜、外来物质或任何其它非导电物质也能使外壳与盖之间保持电接触。这样就可以显著地减小特性方面的变化,实质上提高产品的质量。
4.与上述第3项有关,不仅便于进行过程控制和生产控制,而且可以提高生产率,因为这里无需履行去除上述非导电物质的清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渕马达株式会社,未经马渕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循环图象多参数测量仪
- 下一篇:聚磁式多功能治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