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维栽培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88101025 | 申请日: | 198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02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柳保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保根 |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栽培技术 | ||
1、一种涉及农业现代化,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光、气、温等自然因子的高产栽培,特别涉及稻、麦、豆、棉等作物的栽培。本发明特征在于:解体作物群体的平面受光叶层,留出一定空洞,使光、气垂直达到作物基部,在增加作物垂直方向受光面积的同时增加纵向平面受光层次,达到提高受光叶层厚度的目的,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绿叶容纳数,增加对光能的吸收量。
2、本发明特征在于:维护绿叶,维护根系,维护分枝正常出生,充分利用分枝生产果实,从而节约绿叶产生数,提高光能利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把作物自体组合成无数个园柱体状受光小群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这些小群体组合指数是1∶0.3∶0.4,1是指植株高度或组合架高度,0.3指植株平均最宽处的横截面直径,0.4指正方形的种植株行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用于育苗,这些小群体可由育秧箱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3、4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这些小群体由单本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4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1∶0.3∶0.4组合为适应现有品种,可以适当调整,原则在于作物最后的群体组织封垅距不>5m,不<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保根,未经柳保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耐冲击高碳锰铬稀土合金
- 下一篇:与结合蛋白相融合的蛋白质的生产及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