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共振进气(增压)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无效
| 申请号: | 88100789 | 申请日: | 1988-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078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萨格拉;斯科斯·阿托;太玛·彼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工业研究和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27/00 | 分类号: | F02B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光曦 |
| 地址: | 匈牙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共振 增压 往复 活塞 内燃机 | ||
1、在一种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中发动机包括多个汽缸各具有一进气口;
其中产生进气共振振荡以增加气缸的进气(增压)效率的进气导管组合,所说的进气导管组合具有:
一充气共振系统包括一与一组汽缸的进气口连接的进气共振器容器,汽缸吸气行程无明显叠加,以及一进气共振管,它与所述的进气共振容器连通;
一辅助共振系统包括一辅助共振容器和一辅助共振管,该辅助共振管通向所述的辅助共振器容器;
一个与所述辅助共振管和所述进气共振管连接的中间共振器容器;
一个与所述中间共振器容器连接的进气输入管;
进气共振系统和辅助共振系统通过尺寸选择而彼此协调(调谐),以便在发动机的预先确定的第一共振转速下,由所述形成一组的汽缸间歇吸气行程在进气共振管和辅助共振管中产生的进气振荡为同相振荡实现进气(增压)效率的提高。
所述的中间共振器容器的改进是,中间共振器容器加工成所需的尺寸,在预先确定的并在发动机运转转速范围之内的第二共振转速下,在所述进气共振管和所述辅助共振管中的进气振荡是反相振荡,可以用以提高进气(增压)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进气导管组合具有一进气共振容器,此容量由进气共振器容器的容量及在一次气体吸气行程中同时向所述进气共振器容器开放的汽缸的平均容量组成;此外,所述进气导管组合具有一中间共振容量,此中间共振容量由所述中间共振器容器的容量以及所述进气管容量组成;所述中间共振容量与所述进气共振容量的之比至少为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把每一所述汽缸的进气口和所述进气共振器容器连接起来的分开的连(接)管;其中所述进气导管组合具有一进气共振容量,该共振容量由进气共振器容器的容量、连管的容量以及在一气体吸入行程期间向所述进气共振器容器同时开放的汽缸的平均容量组成;所述进气导管组合具有一中间共振容量,此中间共振容量由所述中间共振器容器的容量以及所述进气输入管的容量组成;中间共振容量与所述进气共振容量的比率至少为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管组合加工成所需要的尺寸,以使含有所述第一共振转速且其别的转速也对进气(增压)效率起提高作用的一个转速范围以及含有所述第二共振转速且它的其他转速也对进气(增压)效率起提高作用的一个转速范围之间形成部分重叠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和辅助共振管具有相对的端;至少所述进气以及辅助共振管的进气共振管有长度部分在所述端区域之内;所述长度部分具有朝各自相邻端增大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连接到所述进气输入管的进气(增压)装置以及把所述各汽缸进口连接到所述进气共振器容器的分开的连管;各个连管的长度最大为1500/n,其中n表示发动机的额定转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把各汽缸的进口与所述进气共振器容器相连的分开的连管;每个连管的长度加工成所需要的尺寸,以便在所述连管中产生能使瞬间与连管相连通的汽缸能实现进气(加压)效率的提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汽缸组数为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带一压力管的压气机;所述进气输入管构成所述压力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气体导管组合加工成需要的尺寸,以使发动机具有最大转矩时的转速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共振转速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速略大于发动机具有最大转矩时的转速。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共振系统的共振频率至少近似地等于所述辅助共振系统共振频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共振管和所述辅助共振管各自具有外径和纵向轴;所述的外径相同同时所述轴彼此成直线排列。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气体进管是一个共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工业研究和开发公司,未经汽车工业研究和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