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88100671 | 申请日: | 1988-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067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杰克林;彼得·洛韦勒;鲁道夫·法伊特茨;托马斯·弗拉萨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BBC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60 | 分类号: | H01L29/60;H01L29/10;H01L29/74;H01L29/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秉芬,肖掬昌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可控 半导体 元件 | ||
1、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这种元件
(a)、在两个主电极之间的半导体衬底上有若干个不同的掺杂层;
(b)、有一个用于元件控制的控制电极;
(c)、可分为若干相互并排的并联单一元件(11);
(d)、每个单一元件(11)上都配有一个控制触点;
(e)、单一元件(11)的控制触点与一共同的控制接口相连,共同构成控制电极;
这种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f)、单一元件(11)的半导体衬底上装有介质,用以对有关控制触点和控制接口之间不同的线路电阻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可控元件的特点是:
(a)、元件具有门电路断开可控硅(GTO)的结构,同时
(b)、在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之间上下依次有一个P发射极,一个n基极(4),一个P基极(3)和一个n发射极(2);
(c)、单一元件(11)由n发射极(2)的指状区构成,并受到露于表面的P基极(3)的包围;
(d)、作为栅极接点(5)的控制触点用金属喷涂层的形式置于露出表面的P基极(3)上;
(e)、用于补偿线路电阻差别的介质在栅极接点(5)和n发射极(2)的指状区之间包含着P基极(3)中的一个沿元件表面而变化的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a)、元件具有门电路断开可控硅(GTO)的结构,并且
(b)、在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之间上下依次排有一个P发射极,一个n基极(4),一个P基极(3)和一个n发射极(2);
(c)单一元件(11)由n发射极(2)的指状区构成,并受到露于表面的P基极(3)的包围;
(d)、作为栅极接点(5)的控制触点以金属喷涂层的形式置于露出表面的P基极(3)上;
(e)、用于补偿线路电阻差的介质在栅极接点(5)和n发射极(2)的指状区之间包含着P基积(3)中的一个沿元件表面而变化的电阻,该电阻明显大于栅极接点(5)的金属喷涂层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a)、单一元件(11)按径向排列于若干同心环上、并且
(b)、控制引线以栅极引线(8)的形式位于这些同心圆的中心,或是呈圆环形处于这些圆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为了调节P基极(3)中相应的电阻,可以调整栅极接点金属喷涂层的边沿至n发射极(2)所属指状区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在栅极接点金属喷涂层的边沿至n发射极(2)所属指状区的距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调节P基极(3)中相应的电阻,可以通过绝缘层(6)对有效电气距离进行调整,绝缘层自指状区嵌入到金属喷涂层的下面,并在一定的长度上将金属喷涂层同它下面的P基极(3)隔绝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对于不同的单一元件(11)来说,P基极(3)的层电阻调得也不同,以及/或者P基极(3)的层电阻沿单一元件(11)的纵向局部地可以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大功率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为了调节不同的层电阻,P基极(3)露于表面部分的厚度可以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为了调整不同的层电阻,P基极(3)具有不同的掺杂分布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大功率可控半导体元件的特点是:
为了减小层电阻,在P基极(3)露于表面的部分上加入一个掺杂较强的附加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BC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未经BBC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登杆机
- 下一篇:铝铜导管套接钎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