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半自动注射器盒无效
| 申请号: | 87214587 | 申请日: | 1987-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5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范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俊林 |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尹功 |
| 地址: | 吉林省通化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盛装注射器的盒。目前医疗单位均采用饭盒或布包盛装注射器,每取出一只注射器,就需要将其打开一次。这样易污染,无菌程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盛装注射器的盒,使之通过按钮或键可方便地逐只取出注射器,且每取出一只注射器时,盒内其余注射器不裸露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成如下:一种有单边支腿可倾斜放置的长方体金属盒,盒内可装入1~20个相同数量的按钮或键的杠杆机构和相同数量的滑道,滑道由滑道壁组成,注射器搭挂在滑道壁上,可自行下滑,在滑道壁上铰接一分离器,该分离器还与一杠杆相连接,分离器的作用是倒入滑道中第一只注射器与第二只注射器中间。使二者相分离,另有一杠杆可托起第一只注射器使之沿盒盖上的注射器出口处伸出盒外,此两杠杆与同一按钮或键相连接,并分别铰接于滑道壁下面。滑道壁的两端固接于前、后挡板上,因此,盒内各构件可整体取出,以方便清洗。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迅速,且每次取用注射器时,盒内注射器不裸露,与公知使用的饭盒或布包相比,减少了与外界接触、污染机会,因而提高了无菌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放置时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在图1中,盒体〔3〕与盒盖〔9〕可由0.5~3毫米的不锈钢钢板、铝合金或其他轻金属冲压制作,滑道壁〔10〕与前档板〔4〕、后档板〔13〕均可由0.5~3毫米不锈钢板、铝合金等材料制作,然后固接在一起。托起杠杆〔1〕和分离杠杆〔2〕分别铰接在滑道壁壁〔10〕下部,托起杠杆〔1〕的前端斜伸入图2中的滑道〔19〕并加工成半环形。分离杠杆〔2〕的前端通过一立杆〔3〕连接一分离器〔8〕,且该连接点〔5〕应在位于滑道壁〔10〕上的分离器轴〔6〕的下方,并如图3所示,偏离开一定距离,可为5~10毫米,以便当分离杠杆〔2〕抬起时,立杆〔3〕推动分离器〔8〕倒入图2中的滑道〔19〕,滑道〔19〕的宽度可由注射器管的外径确定,如5毫升注射器外径是15毫米,则对应的滑道宽可为16~19毫米,以保证自由下滑。在托起杠杆〔1〕上有一回位弹簧〔18〕该弹簧的另一端连于底板〔16〕的横位板上,底板〔16〕与前、后档板〔4〕、〔21〕固接。在后档板〔21〕上开有长孔,托起杠杆〔1〕和分离杠杆〔2〕通过连接点〔14〕连接后,伸过长孔与同一按钮〔11〕相铰接。盒盖〔9〕上的注射器出口〔7〕经应略大于注射器的最大外径,图2中的孔盖〔15〕带有弹簧〔17〕,支腿〔20〕铰接在带有按钮〔11〕一侧的盒体〔13〕上,并有限位档块〔22〕,使盒倾斜10~20度,以保证注射器下滑。另外,按钮〔11〕不应高于圆孔〔12〕。上述各构件均应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及其他轻金属等材料制作。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按下按钮〔11〕时,分离杠杆〔2〕通过立杆〔3〕使分离器〔8〕倒向滑道〔19〕,分离出并扶持于滑道〔19〕上的第一只注射器,与此同时,托起杠杆〔1〕在向上托起第一只注射器,该只注射器顶开盒盖〔9〕上的孔盖〔15〕,伸出盒外,当其被取走后,孔盖〔15〕在弹簧〔17〕作用下自行关闭。此后,滑道〔19〕中的注射器自行向前滑动,以待取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俊林,未经范俊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