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荧光灯冷阴极快速启辉型长寿灯管无效
| 申请号: | 87213588 | 申请日: | 1987-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5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秦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三根 |
| 主分类号: | H01S61/00 | 分类号: | H01S6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阴极 快速 启辉型 长寿 灯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一种装有低阻电极的荧光灯管。
目前普遍使用的荧光灯管存在以下问题:
1、灯丝过细,结构强度低,灯丝易断裂。
2、灯丝发射面积小,发射电子能力低,抗离子撞击能力差,灯管亮度随使用时间衰减较快。
3、灯丝电阻值过大,启辉预热期间灯丝上的功率较大,灯丝温度过高;正常工作时灯丝上电子发射点避开灯丝电阻较大的区段而集中在灯丝电源输入端的一点上,导致该点温度过高。上述两种情况都致使灯丝上的发射物质易蒸发、易衰老,灯管易发黑,严重影响灯管使用寿命。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不能继续使用的灯管99%以上是由于灯管一端灯丝断裂或衰老引起的。提高灯管电极(灯丝)使用寿命是实现灯管长寿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未发明一种简单、可靠、适于普遍推广的荧光灯冷阴极启辉方法,灯管必须先预热后启辉,因而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灯管寿命始终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上。荧光灯三路电场感应电子启辉方法的产生和应用该方法的装置,直流型调光、节电延寿装置以及高功率因数交直流两用型调光节电延寿装置的出现,可确保各种规格的荧光灯管在低电源电压、低环境温度条件下冷阴极快速启辉,从而为改变灯管电极结构,提高灯管使用寿命创造了先决条件。(注:直流型调光、节电延寿装置和高功率因数交直流两用型调光节电延寿装置已同本项目一起申报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灯管电极结构的改进,为普遍使用的荧光灯管安装一种电极强度高,电子发射点多面广的低阻电极,提高灯管寿命和发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在不改变普通灯管外形结构,内部参数和电极处理工艺的前提下实现的。其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等于或大于40瓦灯管灯丝线直径的材料作电极线,在电极线上分段增加短路线制成低阻多点发射式电极,作为15瓦~40瓦灯管通用电极。低阻多点发射式电极按形状可分为一字形单电极、一字形双电极和环形电极,其形状分别见附图1、附图2、附图3。另一种是采用薄板材料制成筒状,带状电极,其形状分别见附图4、附图5。
电极工作原理:以一字形单电极为例,由于电极螺旋线上A、B、C、D、E各点与灯管管脚F端都短路,A、B、C、D、E各点与灯管管脚端不但电位相同,而且电阻都为零,因而A、B、C、D、E各点都具有相同的发射条件和发射电子能力,工作时当电源加于灯管管脚F端,A、B、C、D、E各点同时发射电子,电极螺旋线温度均匀,电极上的发射物质不易蒸发,不易衰老,灯管电极可长期保持很高的发射电子的能力,灯管亮度随使用时间的衰减减慢。一字形双电极和环形电极工作原理与一字形单电极完全相同;筒状、带状电极与一字形单电极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电极发射电子没有特定的发射点。使用时一字形双电极每次可用其中一个电极,也可两个电极同时使用。
本电极的优点是:电子发射点多面广、离子轰击电极的破坏作用和电极表面活性质蒸发减弱,电极不易衰老;电极结构强度高,不存在断丝的问题;生产工艺简单,基本不增加灯管成本,采用这种电极的灯管使用寿命长,售价与普遍使用的同规格灯管基本相同,这种灯管适用于在装有多路电场启辉型调光节电延寿装置和高功率因数交直流两用型调光、节电延寿装置的电路上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一字形单电极;图2为一字形双电极;图3为环形电极;图4为筒状低阻电极;图5为带状低阻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三根,未经秦三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