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212347 | 申请日: | 198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34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荫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止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有温室效果的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它利用半导体整流二极管和温室效应,能迅速有效地消除疼痛。对各种创伤、肿胀以及关节疼痛均有明显的疗效。
目前在治疗跌打引起的创伤、或腰、膝、肩关节疼痛,多采用传统的药膏贴敷或电磁等物理疗法进行治疗。从疗效上看,这些方法显效性差,需较长的时间贴敷,或一、二个疗程才能见效。采用药物封闭疗法虽显效速度较快,但皮肉痛苦,使人望而生畏。另外有的人对芳香类药物过敏不宜用药膏贴敷。电、磁疗限于装置,造价、能耗等因素,目前尚难进入寻常百姓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有温室效果的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该装置是一种止痛效果迅速、构造简单、小巧、成本低廉、有效期长使用方便的理疗装置。
一般创伤,肿胀部位之所以会发生疼痛是因为这些部位处氢离子(H+)集积的酸性病理状态,氢离子的集积产生了比正常值高的诱生电压,这种异常电压作用到皮肤,肌肉的神精上,便产生了疼痛感。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整流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来消除创伤部位的疼痛,达到止痛作用。半导体整流二极管回路与人体患处接触后,它与人体的体表构成了一局部微电池,从电化学角度来看,二极管感生的负电荷使氢离子还原。电荷的移动产生了电流,它使因氢离子集积形成的异常电压得到衰减。采用密闭的中空接触结构具有温室效应,根据物态方程,随着体温的升高,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力必然增加,作用到皮肤,可促使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的增加,增强了微电池的导电能力,从而加快了电荷的移动,使氢离子的还原作用增强,于是加速了异常电压的衰弱,使之迅速恢复到正常值,疼痛感消失。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以上原理,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的:按实际需要将基底材料剪成一定形状在基底材料中间固定有一起温室作用的环状构件,和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基底材料由柔韧性比较好且具有一定强度和密封性的塑料或布质材料构成。环状物件上面一侧开有一浅槽,用于安放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的二极管。装配时要求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能与人体患处接触良好,形成闭合空间。环状构件由聚丙烯或聚乙烯软质塑料加工而成。形成闭合回路的半导体二极管为硅p-n结整流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也可采用锗整流二极管或检波二极管。加工时要求闭合回路在半导体二极管制造中一次成型,以确保连接良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环状构件示意图。
图3为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示意图。
图4为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贴敷在患处的正视图。
图5为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贴敷在患处的剖视图。
参照图1、图2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的基底材料(1),起温室作用的环状构件(2)和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3)组成。基底材料(1)由柔韧性比较好,且具有一定强度和密封性的塑料或布质材料构成,剪成所需形状。基底上粘附由聚丙烯或聚乙烯软质塑料制成的环状构件(2),环状构件上面一侧开有一浅槽(5),用以安放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的二极管(6)。
参照图3二极管闭合回路(3)是将结型整流二极管(6)的引线通过对接点(7)连接在一起,引线的连接最好是在二极管装架时同时成型,这样可确保连接良好。
出现伤痛后按图4所示将半导体止痛装置敷于患处(8),外用胶布(9)固定。此时半导体二极管闭合回路(3)与人体患处(8)接触,形成一局部电池,半导体二极管感生的负电荷使氢离子还原,由氢离子集积而引起的异常电压得到衰减。装置的环状构件(2)与人体患处(8)形成了密闭空间(4),如图5所示。温室效应增强了微电池的导电能力,加快了电荷的移动,使异常电压的衰减加速,于是疼痛迅速缓解、消失。两种作用的组合,不仅使创伤性疼痛显效迅速,对关节和肌肉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该半导体止痛贴敷装置结构小巧、简单,止疼效果迅速,有效期长,便于携带和贮备,使用灵活、方便、可多次使用。若患处范围大可一次贴敷几只。不消耗能源,成本低兼,且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荫,未经陈福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