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成组火针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87210493 | 申请日: | 198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4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程向兰;石荣;刘廷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工业部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H05B3/00 | 
| 代理公司: | 辽宁省国防科技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致仁 | 
| 地址: |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组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加热医疗器具火针的加热装置。
利用火针医治疾患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有以已灯芯沾麻油点灯淬之,治小儿惊风、腹痛、头痛。清代诸家著的火针疗法如″小儿推拿广意″,″幼科铁镜″等都有灯火灸火针的内容。近代火针应用更为广泛,但加热方式却多依然如故。1982年″全国针法、灸法学术会″发表的″火针刺痣200例临床观察″也只是将沾油改用酒精烧针而已。综上所述,以往的火针加热方式,其加热度只能凭经验确定,且针具极易污染。尤其是当医师使用中国专利局受理的申请号为87300314的成组火针时,加热就会更感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克服上述的不足,为医师提供一个既方便又可靠、又卫生的温度可调可控的多针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由电阻丝缠绕在高温陶瓷管上形成的辐射加热腔和控温装置来实现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图2为图1的A-A剖视。参见图2:(15)为水平排列的同样长的三支高温陶瓷管,其端部与嵌在面板(1)上的火针加热嘴(2)相连,形成加热腔a。(11)为另一支高温陶瓷管,长度短于上述三支陶瓷管,其端部紧贴在温度控制器的双金属片(3)上,形成控温腔b。四支瓷管外壁均缠有同样长的φ0.4mm的镍铬丝(14)做发热元件。上述四支高温陶瓷管安装在一方型保温体(16)中,四周用耐火材料(10)填充,起保温和定位的作用。保温体(16)靠支架(9)固定在火针加热器壳体(12)上,(8)为可调底脚。导线通过接线柱(13)及(7)将陶瓷管上的电阻丝和温度控制器串联起来。
参见图1:(17)为电源指示灯,(18)为加温指示灯,(19)为保险丝,(20)为电源开关,(5)为温度控制器的调整旋钮,(4)为装在面板(1)上的刻度盘。
图3为该火针加热器的电气原理图。A、B接220V电源,(21)为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
当临床操作时,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17)发光,将火针插入加热腔a中,此时旋钮(5)在刻度盘(4)上的指示位置为零。当调整旋钮(5)到″1″的位置时,温度控制器的常开接点(6)闭合,此时电阻丝(14)接通,加温指示灯发光。电阻丝(14)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辐射加热火针。当温度达到预定值时,温度控制器的双金属片(3)膨胀变形,使闭合的接点(6)断开。而当温度降到一定值时,双金属片恢复原形,又使接点(6)闭合,以达到控温、保温的目的。调整旋钮(5)在不同的位置可得到不同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可控温度在700℃以下。
为了更加直观的得到温度数据,也可以在控温腔b中加一热敏电阻,通过导线接到动圈调节仪上,以代替上述的双金属片控制器,其优点为直观、控温精度提高,其不足为成本也相应提高了。
总之,本实用新型以电能转化为热能来辐射加热火针,取代了沾油烧针和酒精烧针。既方便又可靠。针具温度可调可控,加热快、易操作,并避免了对火针的污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工业部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航空工业部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削拔磨多功能胶辊机
- 下一篇:X射线立位摄影病人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