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收录机无触点交直流供电自动转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208703 | 申请日: | 1987-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870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尧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尧会 |
| 主分类号: | G11B33/00 | 分类号: | G11B33/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玉英 |
| 地址: | 贵州省开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录机 触点 直流 供电 自动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在一般收录机的电源部份加了一只二极管和一只开关,使收录机在使用交流电若停电时能自动转换成电池供电而中间不会出现间隔。
一般的收录机在使用交流电时,即自动断开机内电池供电回路。当外界交流电突然停电时,需拔下电源插头,这时电池供电,收录机才能继续录放。这就是现有录音机有触点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将现有录音机供电回路中的有触点改为无触点,具有交、直流供电和电池供电自动转换的功能。当有交流电时,收录机使用外面交流电源,当外界交流电源断路时,机内电池就可以立即供电,中间没有时间间隔。不会因交流电源的断路而引起收录节目中断的烦脑,这对录取完整的节目有很大的好处,尤其在电大直播考试题时更显得重要。本装置还具有在短时间内对电池充电,以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所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图1为现有一般收录机电源部份的线路图。图中K0为插座附带的开关。当收录机插入电源线时,K0断路此时使用交流电,当交交流电停电时,拔去电源线,K0闭合,此时电池供电。
图2为收录机无触点交直流供电自动转换装置的线路图,即在原电源线路的K0位置上换上一个二极管D1并在D1上并联一只开关K1。
一般的收录机在交流供电时,这时电压大于电池电压。假如收录机是用6V直流供电(4节电池),实际测量,当使用交流电时,其输出电压均大于6V,收录机无声时可达达8V左右。这样,加在二极管D1的二端为反向电压,二极管D1截止,所以此时电池不放电。当外界交流电停电时,二极管D1两端是正向电压,二极管导通,此时电池经过D1放电,收录机不会间断,当外界交流电恢复时,收录录机又自动恢复用交流电供电。
收录机在用交流电供电时,由于二极管D1存在着反向漏电(其数值很小)整流后电压与电池电压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对机内电池充电,延长电池的寿命。
I反= (△V)/(R反) = (V交流整流后电压-V电池电压)/(R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当本装置中的开关K1合上时,则为快速充电,充电电流为I充= (V整流电压-V电池电压)/(R电池内阻)
由于R池很小,所以I充较大,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电池充足。收录机无触点交直流供电自动转换装置去除了一般收录机中交直流回路中的接触点(见图1中K0)避免了收录机因使用日久引起接触触点氧化,而使机内电池不能使用的弊病。
本装置中,因为在电池供电时,V输出=V电池-D1正向电压压,所以D1宜采用正向压降较小的二极管,一般应用锗材料的。如用硅材料的2CP型的,则损耗要大一些,K1为普通常用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尧会,未经冯尧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