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话总配线架测试器无效
| 申请号: | 87207227 | 申请日: | 1987-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722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费金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邮电通讯设备二厂 |
| 主分类号: | H04M3/32 | 分类号: | H04M3/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晋光 |
| 地址: |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配线架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话交换局间线路的监护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电话总配线架上的测试器。
测试器是电话总配线架上的一个关键部件,它供内外线测试,用户跳线、收容中继线和专线信号联络之用。目前,在纵横制式交换机总配线架上广泛使用的测试器,有20回线式测试器和100回线针孔式测试器两种。20回线式测试器沿用至今已有50多年,每块长197毫米、宽93毫米、深40毫米,比较笨重,耗铜量大,采用焊接方式。100回线针孔式测试器是最近几年来使用的新产品,每块长193毫米、宽118毫米、深116毫米,容量大,且采用绕接方式,这些与20回线式测试器相比,前进了一步,其缺点是来自电话交换机的进线在测试器的背面,给维护和增容带来不便,特别当测试器紧排列时,必须中断相邻电话通路才能进行维护、安装、操作;另外,在测试操作时要插拔测试塞子,多了一道操作程序。用于程控制式电话交换机总配线架的德国Krone式测试器,采用模块结构,正面进线,每模块为10回线,用卡接方式接线,用簧片接触代替测试塞子,比较理想,但它不能绕接,复线卡接时,要求使用同一线径尺寸的导线,模块尺寸也不能与已有纵横制式电话总配线架测试器尺寸兼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操作方便的模块式电话总配线架测试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侧视图。
图2和3是接线柱3与接触簧片4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基座1与下基座2的另一种联结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采用模块结构,分5、8和10回线三种测试模块。每一测试模块包括上基座1、下基座2、接线柱3、接触簧片4、安装座板5、断路插片6和测试插片7。上基座1和下基座2均由阻燃塑料制成,它们成紧机械联结。下基座2的两侧各有进出线凹槽8,用以安放进出电话线。接线柱3与接触簧片4成一整体,弯成同向平行结构,固定于上基座1的安放孔9中,接线柱3露出上基座1的正表面,呈适合于绕接的扁平方柱或顶端成三分叉适合于卡接,而接触簧片4则隐藏于上基座1的内部,每一回线有相应的四只接线柱3,分成上下两排,中央为插孔10,用来插入断路插片6或测试插片7,两侧各有一只缺口的进出线孔11。下基座2的两端各有一只穿线口12。安放座板5与下基座2成紧机械联结,一个测试器共用一个安装座板5。断路插片6为一只绝缘片,插入插孔10以切断话线通路;而测试插片7是一只片状转接插头,插入插孔10以取得测试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接线可采用绕接或卡接;2.采用簧片接触,比针孔式测试器少了插拔测试塞子的操作程序;3.进线、跳线及日常维护工作都在上基座1的正面进行,比较方便;4.更换电话线或增容操作不影响邻旁电话通路;5.采用模块式组合,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合测试器的电话门数容量;6.跳线可以复接,且线径可以不相同;7.既有集中穿线孔,也有每回线的穿线孔,便于安装和维修。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例1,根据图1和图3、4,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由10只测试模块构成的电话总配线架测试器,每一测试模块有10回线,即该测试器有100门电话容量。测试器的外形尺寸为:宽=20毫米×10=200毫米,长=140毫米,深=63毫米,每一测试模块的宽为18毫米,长140毫米,深63毫米,相邻模块间隔为2毫米。每一测试模块包括上基座1,下基座2、接线柱3、接触簧片4、断路插片6、测试插片7,以及安装座板5。上基座1和下基座2都采用PBS阻燃塑料,它们之间由位于两端的螺钉13紧联结。下基座2的正面两端各有一只穿线口12;在上基座1的正面有10门电话回线块,以纵向排列,每一回线块有4只接线柱3、4只接触簧片4,4只安放孔9两只缺口的进出线孔11和一只插孔10。插孔10位于回线块的中央,其两侧是进出线孔11,其上下方各有两只接线柱3;接线柱3的顶端为三分叉状,适合于不同线径复接之用,接触簧片4位于上基座1的内部。装配时,先将接线柱3与接触簧片4安放好之后再将上基座1与下基座2用螺钉13联接,下基座2的两侧各有一个进出线凹槽8,其正面两端各有一只穿线口12。在图3中,给出接线柱3和接触簧片4的构造,它们由厚度为0.8毫米的锡磷青铜构成,接线柱3与接触簧片4折叠成同向平行联合体。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接线柱3呈扁形方柱,适合于绕接方式接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再一种变换,上基座1与下基座2之间用图4中的搭扣14来联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邮电通讯设备二厂,未经常熟市邮电通讯设备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