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菠萝去丁器无效
| 申请号: | 87206954 | 申请日: | 1987-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9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祁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炳红 | 
| 主分类号: | A47J17/00 | 分类号: | A47J17/00;A23N15/02 |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菠萝 去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菠萝加工工具,尤其是一种去除菠萝丁的装置。
菠萝丁,即菠萝果上的果刺,亦称果眼、果目。无论是新鲜食用菠萝或将其加工成罐头。除去皮外,都需去除菠萝丁。目前去除菠萝丁的方法,除用刀切削外,就是采用一种横截面为V型的刀具削除,由于这种V型刀是一条槽推过去,许多菠萝肉都随丁刺一起被削下来,果肉消耗大,且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逐个去除菠萝丁,菠萝果肉消耗少,使用方便,效率高的手枪式菠萝去丁器。
本手枪式菠萝去丁器由机身、机头罩、机匣盖、刀槽、刀片、连杆、挺杆、扳机、齿轮、定位轮、拉簧、轴承、调节螺钉等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菠萝去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菠萝去丁器机头部示意图。
图3为本菠萝去丁器刀片示意图。
图4为本菠萝去丁器刀片、连杆、挺杆联接示意图。
整个菠萝去丁器设计为手枪形状,在机头部设有机头罩(6)、刀片(5)、刀槽(15.)和连杆(4)。如图2所示,机头部呈四边形状,四个侧面各开有四个平弧形刀槽(15.)。刀槽(15.)中心又各有一呈凹形状的连杆槽(16.),连杆槽(16.)分别与机头后部的挺杆槽(17.)相通。由于机头罩(6)的作用,刀槽为封闭形,刀片(5)只能沿刀槽(15.)前后滑动。共设置4把刀片、4根连杆和4根挺杆。如图3所示,刀片(5)呈弧形,与刀槽相适应,刀片(5)头部为三角形,两面刃,刃口呈弧线,横断面为拱背形以增加抗弯折强度。刀片(5)工作时要八刃完全相聚合,切出四棱锥形的丁刺体,刀片(5)设有与连杆(4)联接点(18.)。如图4所示,刀片(5)、连杆(4)、挺杆(3)相互联接。
机匣盖内装置一定位轮(8),如图1所示,定位轮(8)为一园柱形光轮,用来抵消工作时挺杆联合部(2)产生的力矩,保持挺杆联合部的位置,防止挺杆位移。定位轮(8)与齿轮(10)安装在长方形轴承(9)内。扳机(1)上部与齿轮(10)下部都装有齿条(11),靠齿轮(10)相互啮合。动力通过扳机(1)经齿轮(10)、齿条(11)送到挺杆联合部(2)传至挺杆(3),连杆(4),推动刀片(5)动作。
机体内后壁及挺杆联合部后端各有一小孔固定拉簧(12.),拉簧(12.)起着使工作机构恢复原位的作用。机身手柄后部设一调节螺丝(13.),用来调节扳机行程,使四把刀片伸出机头后,尖端正好聚到一点。
刀片(5)、机头罩(6)、连杆(4)、挺杆(3)、齿轮(10)、定位轮(8)等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机身为一整体塑件,机匣盖(7)等均可采用塑料制作。
具体操作:操作者一手捧着已去皮的菠萝果,一手握手枪式菠萝去丁器,将机头对准菠萝丁刺,用手扣动扳机。由于扳机齿条(11)、齿轮(10),四联挺杆齿条(11)啮合,挺杆(3)向前运动,连杆(4)与刀片(5)也同时动作,四把刀片沿一定弧线从机头四周伸出,切入菠萝体,由于刀片长度所限,在入体内8~15mm处刀尖相聚,将枪抽回,丁刺也随之带出。然后松开扳机(1),在拉簧(12.)作用下,挺杆(3)向后运动,刀片(5)同时缩回机头内,丁刺便自行掉落,一次动作即告完成。如此重复,逐个去除丁刺。
若将外形、结构适当改变,用机械动力使挺杆作往复运动,可成为水果罐头厂加工菠萝的一种专用设备。
本菠萝去丁器使用方便,操作安全,工作效率比人工可提高3~5倍,且由于菠萝去丁器去除的基本是丁刺,果肉回收率比人工及现有V型刀具提高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炳红,未经祁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手表
- 下一篇:螺旋滚道式罐头连续加热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