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空心器皿无吸水模旋吹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6349.6 | 申请日: | 198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衍树;蔡磁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轻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8B13/00 | 分类号: | B2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空心 器皿 吸水 模旋吹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成形机,尤其是瓶、坛、罐、壶、杯类陶瓷空心器皿的无吸水模旋吹成形机的。
在已有技术中,对瓶、坛、罐、壶、杯类陶瓷空心器皿的成形,有的采用滚压法,有的采用旋压法,有的采用注浆法,有的采用手拉坯法。手拉坯法系原始方法,已基本被淘汰,而另外的三种方法都必须借助吸水性模型(多为石膏模型)成形。采用吸水性模型,使得滚压法、旋压法和注浆法具有如下的不足:首先,由于带模成形、带模干燥,吸水性模型用量大;其次,吸水性模型制造工艺繁琐;第三,吸水性模型增大了坯件的工位体积和重量,使得成形机、链式干燥机等设备相应增大体积和加强构件;第四,吸水性模型本身的定位误差和磨损带来的误差,使得成形机必须相应提高制造精度,这样使得机械设备的造价上升,尤其采用注浆法更是如此;第五,如果采用石膏模,石膏粉粒、碎屑容易混入坯泥中引起制品报废,笨大的石膏模型增加了操作劳动强度,烘(或蒸)炒石膏和带模干燥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在电瓷制造业中,虽然多数电瓷坯也采用以切削为主的无石膏模旋切成形法,但这些坯件均呈园块或园形厚壁状,当遇到薄壁坯件或坯件呈大肚小口或非园截面时,电瓷旋切成形机也无可奈何。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陶瓷空心器皿无吸水模旋吹成形机。采用该成形机可以快速地整体一次成形瓶、坛、罐、壶、杯类陶瓷空心器皿的坯件,勿需吸水模型,所得坯件壁厚均匀,致密无气孔、无缝痕,并具有优质螺纹和较注浆法、旋压法高的内在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成形机的成形原理是利用泥料的塑性,进行塑性变态成形。它包括二个方面,第一,泥料变态是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实现,当各种刀具按成形的目的作用于旋转的泥料上,很快就会得到我们所希望的坯件。这种变态成形通常适用于园截面坯的成形,与滚压成形法和旋压成形法相比,其区别在于本成形机不受模型形腔限制,系自由变态成形,且无模型,而滚压成形和旋压成形则受制于模型形腔尺寸,是非自由变态成形;第二,泥料变态是在压缩气体作用下,并借助模具实现的。泥料在压缩气体作用下变态成形是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基础上,以模具包容泥料在机械外力作用下所得的园截面毛坯,然后通入压缩气体,使园截面毛坯变成模具内腔形状,还可印出文字、图案,也可在坯件表面制出形状不一、多少不等的槽或孔。这种变态成形通常适用于非园截面坯成形,以及在坯表面装饰文字、图案、打孔(如制作玲珑器皿)。泥料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变态成形,可直接用于成形园截面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成形机是由主轴系统、直升机构、机进刀机构、变形机构、手进给机构、操纵系统等六部分构成。主轴系统包括下模、带螺纹的主轴、主轴皮带轮、电动机等。直升机构包括打孔刀、借件防旋直升刀杆、旋转式快换刀架、粗切刀、中间板等。机进刀机构包括蕊轴、空轴、精切刀、可倾式仿形板、传动杆、链条、平衡重锤、行程中定位螺栓等。变形机构包括空心管、软管、压缩气体源、往复杆、变形模具和收敛器等。手进给机构包括头部精切刀、割底刀等。操纵系统包括手柄、脚踏离合杆等。组成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成形机的各部分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构成这种成形机,并可装配先进的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而且使整体一次成形瓶、坛、罐、壶、杯类陶瓷空心器皿坯件,勿需吸水性模型(如石膏模型);能大大缩小生产场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工艺简化,无制造吸水模型工段,易于推广和管理;改变坯形快捷容易,勿需经过长期培训的熟练技工;成形成本大大降低;所得产品壁薄且均匀、致密无气孔、无缝痕,并可制出优质螺纹。改变变形模具可以制造多边形(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园形、微椭园形、微扁形横截面等形态的产品。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成形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轴系统和机进刀机构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借件防旋直升刀杆结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轻工业研究所,未经四川省轻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