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胆囊自动拉钩无效
| 申请号: | 87206011 | 申请日: | 198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601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彦清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新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蔚,孟炜 |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胆囊 自动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医疗手术器械。
目前医院在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时,常规的采用3把“S”型拉钩或3把腹腔深部拉钩,这就往往需要3位以上的医师来操作。术中,为了暴露手术野,第2或第2、3助手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用力拉钩,以保证拉钩处于撑开状态。实际上,第2、3助手的主要任务就是拉钩以暴露手术野,协助手术的进行。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师,尤其是拉钩的助手相当劳累。术中,由于拉钩持续时间长,人力不均,往往会造成拉钩位置的变动,致使大网膜、肠管进入手术区域,影响手术操作,这就需要经常调整拉钩的位置,不仅麻烦,而且费时,另则,采用原来拉钩进行手术时,每台手术要3-4位医师,造成手术台面上拥挤,影响手术野,不利于手术操作。总之,用原有的3把独立的拉钩进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不仅操作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使用很不方便。针对以上不足和缺陷,这里设计了一种新式的胆囊自动拉钩器械,以改进和克服上述的不足及其弱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仅简单而且使用方便,并能满足胆囊手术需要的拉钩器械。
图1所示为胆囊自动拉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胆囊自动拉钩是由四个叶片组成的一体结构。连接叶片的连杆和一个矩形齿条滑动连接,通过连杆上的一个摇柄组成一个摇柄推进机构,根据手术需要,适当旋转摇柄即可做到随意调整叶片之间的距离,改变叶片位置。
胆囊自动拉钩是专门为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手术而设计的一种专用手术器械,使用这种器械进行手术仅需2人(主刀医师和第一助手)就可顺利完成,比较原手术减少1-2人。手术过程中,术者可以根据手术要求及病变情况,随意调整控制拉钩的位置,无需助手持续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左下叶片(4),右下叶片(5)相互重叠,体积缩小,故拉钩很容易安放入位、撑开。操作既简单又方便,拉钩一经放入后即已相对固定,勿需反复调整位置,就使网膜、肠管和手术野完全隔离,因此节省了手术时间。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拉钩是沿三个方向同时撑开,术野暴露良好,利于观察和操作。这种拉钩,特别适用于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正中旁切口进行手术,术中病者肌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减少了并发症。该拉钩在临床实验中,获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此拉钩为一体化的简单结构,操作方便,有利于消毒,成本低廉,易于制造。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提供实施例。左叶片(3)与右叶片(6)处于相对位置,为避免损伤肝右叶,右叶片(6)比左叶片(3)要窄三分之一。左下叶片(4)和右下叶片(5)基本处于并排位置,两者稍有交错,以使自动拉钩缩小时,能相互重叠在一起。左叶片(3),左下叶片(4)与左叶片连杆(2)一体连接;右叶片(6),右下叶片(5)和右叶片连杆(7)一体连接,四个叶片均有一定的内弧度。两个连杆在其与叶片连接处都设计有外弧度,相对较窄,使拉钩呈现外大、内小状态。矩形齿条(1)的一端穿过左叶片连杆(2)和右叶片连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并和左叶片连杆滑动连接,(8)是固定在左叶片连杆顶端处的摇柄,旋转摇柄(8)即可使左叶片连杆及左边的叶片滑动移位,起到调整叶片间距离的作用。图2是已安放在手术切口内并已撑开的胆囊自动拉钩的俯视示意图。
胆囊自动拉钩属于专用外科手术器械,因为有其特有的医疗和消毒要求,所以在加工选材时,必须用不锈钢或一般医用钢材经过电镀处理。虽然胆囊自动拉钩在撑开范围上能作大小调整,但在加工制作中,还需根据手术切口,腹腔深度,内脏位置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尺寸。同时在加工中要注意,各个直边角要有适当的园滑度,以避免对腹腔内脏器的直接损伤。加工中可采用各部件金加工,焊接成型,以及其它适于生产的方法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彦清,未经杨彦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