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循环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87205304 | 申请日: | 1987-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53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文乾杰;曾广强;赵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乾杰 |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朝阳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福庄 |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循环 家用 太阳能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是根据微循环原理,改进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结构设计,从而提高了热效率,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更有利于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
现有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基本分为闷晒式和板管式两种。前者是水箱直接做为集热器,它结构简单,价格低,但热效率低,使用寿短。板管式热水器是利用集热板吸收光能加热集热排管中的水,经上、下汇集管和储水箱的低温水进行自然热循环。它的热效率高于前者,但造价偏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微循环原理,综合二者的优点,改进结构设计,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节省原材料,降低造价的新型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
取消上汇集管,将储水箱和集热排管做成整体结构,即每一根集热排管都直接和储水箱连通。这样每一根集热排管都是一个小的循环主体,也就是说晒热的水沿管壁上升进入水箱,而水箱里的低温水沿管壁另一侧回流,使每一根集热排管和储水箱都成一个循环系统。显然这样的循环系统与现有的管板式热水器的热循环系统截然不同。我们称之为微循环系统。同时,综合闷晒式热水器的优点,将储水箱的朝阳面做成集热器,其余部分由保温材料做壳体封闭,防止热损耗,这样既节省了原材料,又提高了整体的热效率。
图1系微循环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正视图。
图2系微循环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侧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集热器保温壳体(1)、集热板(2)、集热排管(3)、下汇集管(4)、储水箱(5)、水箱保温壳体(6)、溢水管(9)、水位监控器(10)及支撑架(11)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所示:固定于集热板(2)上的若干根平行的集热排管(3)的上端焊接于储水箱(5)的底部,下端焊接在下汇集管管(4)上。整体安装在集热器保温壳体(1)内,并用透明盖板(7)封装。储水箱(5)朝阳面作为集热器,通过透明盖板(8)吸收光能,其余部分由水箱保温壳体(6)封装。储水箱(5)的顶部设有溢水管(9)。冷水由下汇集管(4)经过集热排管(3)进入储水箱(5),当达到予定水位时,置于溢水管(9)里的水位监控器(10)的敏感元件触点接通电路,发声报警,此时,关闭进水阀门,多余的水通过溢水管(9)排出。
由于设置了水位监控器(10)、下汇集管(4)既为进水管,又作为热水输出管,只需转换用水阀门,热水仍从下汇集管(4)输出。
本热水器设有可调角度的后支撑架(11),集热器保温壳体(1)的底部支脚作为另一支撑点。
由于采取了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同功能的板管式热水器相比,不仅节省了原材料(光铜材就节省1/5),造价降低(10~15)%,而且由于每根集热排管都直接参与水循环,因而使水循环截面积较原来的上汇集管的循环截面积大大增加(约2~2.5倍),水循环阻力就相应降低了。同时,因为增加储水箱的集热效能,使整体热效率提高(10~15)%,产热水量也相应提高(10~15)%。本热水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安装使用更加方便,更有利于广大城乡居民推广使用。
实施例:板管集热器采光面积为0.81m2,储水箱集热器采光面积为0.18m2,总采光面积0.99m2,透明盖板为平板玻璃,储水箱用薄钢板焊接而成,容量为60公斤,下汇集管和集热排管采用紫铜管,保温材料用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热水器底部和背部均有支撑脚和可调支撑架,以便于安装在各种建筑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乾杰,未经文乾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打稻机击禾齿的全自动机床
- 下一篇:管式梅花形快速割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