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折叠多用童车无效
| 申请号: | 87203185 | 申请日: | 1987-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318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邓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河成 |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曹若材 |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多用 童车 | ||
一种折叠多用童车,特别适用于八岁以下儿童使用。
现有的童车,一般是由车架体、推车把手、车轮组组成。有的仅能供就坐推拉,有的可供坐、卧、载物推拉,不能折叠,有的既使能折叠体积也很大,存放及使用都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用途较多的童车,该车可通过车架体构件的位置转换,以实现儿童的坐、卧及物品的运载并且折叠后体积小便于使用和存放。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由角钢或用边角余料经冲压成型的角钢制成、具有承载能力的带车轮组的底架(13),及具有折叠装置、减震支撑机构、位置转换装置的车架体、活动栏杆(5)、抬车座组(16),装物袋(6)组成,其中车架体是由踏板(11)、膝板架(10)、座板架(8)背靠板架(4)、推车把手套(19)、活动推车把手(1)组成,除推车把手(1)可自由按所需尺寸套入推车把手套(19)内外,其余部件相互之间为活动连接。踏板(11)可在膝板架(10)上的滑槽内,推车把手套(19)可在背靠板架(4)上的滑槽内,根据所需长度伸长,并以鱼尾螺钉固牢。为增加童车的承载能力和减少震动,车架体上安有减震支撑机构,在底架(13)与座板架(8)之间,安有四个支撑轴(15),每个轴上分别套入减震弹簧(14),其支撑轴(15)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座板架(8)的四角下部,并可折叠平放于其下,而另一端折入底架(13)的对应孔内,用插销固牢,而形成童车的主体骨架。童车的坐、卧位置变换,分别由车架体上的转向机构和带拉杆的连杆装置(9)予以实现,其转向机构是在背靠板架(4)的下端两边装有带三齿的扇形转向轮(2)与座板架(8)安设在变向挡杆(3)相配合及推车把手套(19)的下端两边装有带五齿的扇形转向轮(2)与背靠板架(4)的上端安设的变向挡杆(3)相配合,当用手动调节变向挡杆(3)推入到转向轮(2)的坐、卧位置的齿档中,就可以实现不同位置的固定,与此同时车架体可以由带拉杆(18)的连杆装置(9)来实现坐、卧位置,其连杆装置为两组,并平行装配于两个前车轮间,连杆装置(9)由两个单连杆组成,可折叠并伸直,于伸直后的中央处相互活动连接,其一端与膝板架(10)相连接,而另一端自由卡入前轮轴(20)上,连接处的中心部位与拉杆(18)的一端相活动连接,而拉杆(18)的另一端与背靠板架(4)的下端中央处活动连接,此时拉动拉杆(18)带动连杆装置(9)的折叠与伸直,就可以实现坐与卧的位置,图1所示的实线表示童车处于“坐”的位置,装物袋(6)可缝挂在座板架(8)的后端下部,作盛装物品之用,而点划线表示童车处于“卧”的位置,此时可将两个活动栏杆(5)分别安在座板架(8)的两边上。踏板(11)与推车把手套(2)即成为两端的床头,蚊帐即可套于其上。如需固定在某个位置时,可在底架(13)的下部四角分别装上抬车座组(16),从而实现童车由动态变静态,如童车需折叠时,可先卸下活动栏杆(5)、活动推车把手(1),再卸下插销(17)及连杆装置(9)中的拉杆(18),此时带有减震弹簧(14)的支撑轴(15)可折叠于座板架(8)的下部,并座落在底架(13)上,然后将踏板(11)膝板架(10)及背靠板架(4)折叠在底板架(8)上,童车即被折叠,适当捆扎即可存放或搬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采用边角余料;其功能齐全用途较多,便于存放及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河成,未经邓河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量心电深部体温呼吸频率的气管插管式传感器
- 下一篇:壳状椅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