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热动力疏水阀无效
| 申请号: | 87201764 | 申请日: | 1987-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7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沈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嘉龙 |
| 主分类号: | F16T1/08 | 分类号: | F16T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重元 |
| 地址: |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疏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改进了的热动力疏水阀,特别是一种能够有效的阻止蒸汽逸漏,提高蒸汽系统热效率的热动力疏水阀。
在蒸汽的输送系统和蒸汽供热设备中,蒸汽遇冷后冷凝成水,阻止了蒸气的正常输送。疏水阀是该系统和设备中,自动地排除冷凝水而又自动阻止蒸汽逸漏的一种装置,从而保证蒸汽的正常输送。
英国SPIRAX CARKO公司推出的TD系列疏水阀由阀片、阀体、阀盖、丝堵等零件组成,其结构简单,疏水阀关闭时阀片下降平稳,但是该疏水阀关闭不及时,蒸汽泄漏严重。日本藤原制作所推出的PIN系列疏水阀由阀体、阀片、阀盖、丝堵、保温室和双金属片等零件组成,该疏水阀可以排除初始运行时供热系统或供热设备内的冷空气和冷凝水。阀片上端采用了热汽保温装置,阀片开启和关闭的频率下降,该疏水阀比TD系列疏水阀蒸汽泄漏相对减少,但该疏水阀泄漏量仍不能令人满意。且该疏水阀只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又不设置在阀片的重心位置上,因此,阀片关闭时下降不平稳,易产生偏摩,造成蒸汽泄漏,缩短了疏水阀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热动力疏水阀基本是上述两种型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消除上述两种热动力疏水阀的缺点,进一步B2B排出疏水阀,疏水阀温度即开始上升,双金属环〔5〕受热膨胀,并延着阀芯斜面下移,放气环垫〔4〕和阀片〔3〕也随着下移直至盖住阀芯〔14〕的上端面,截断阀体内的进气通道和排水通道此时,完成了排除蒸汽系统内冷空气和冷凝水的动作。当疏水阀进口A的压力升高时,阀片〔3〕在冷凝水和蒸汽压力作用下开启,进气通道A与排水通道B连通,冷凝水和蒸汽进入排水通道B,由于排水通道内的阻尼管〔6〕以及多孔阻尼板〔13〕所产生的阻力,使工作蒸汽不能排出,而冷凝水可以顺利通过带有阻尼装置的通道,疏水阀排水通道的口径是突然增大,而又突然减小的,蒸汽通过口径突然变化的通路会释放大量能量而转化成凝结水和一部分二次蒸汽,凝结水由带有阻尼装置的排水通道排除,二次蒸汽充满排水通道,阻止了工作蒸汽逸出的通路,这样蒸汽泄漏量将极大的减少。在阀片〔3〕开启的同时,二次蒸汽进入了控制室C,阀内的冷凝水排放完毕后,高速蒸汽流过阀片〔3〕的下部,阀片〔3〕与阀芯〔14〕之间的静压力降低,控制室C的蒸汽压力作用在阀片〔3〕的上部,在此作用力的作用下,疏水阀关闭。控制室C内的蒸汽开始冷凝,阀片〔3〕上部的压力则逐渐下降,阀前的压力又开始逐渐增大,阀片〔3〕第二次顶起,阀又重新打开,以后将重复这一过程。本实用新型控制室C置于保温室〔1〕内,保温室和进气口A连通着,改善了疏水阀控制室C的保温条件,控制室C的温度和压力下降速度很慢,避免了阀片虚开的情况,开闭频率也就降低了,这样进一步减少了蒸汽的泄漏和阀片〔3〕的磨损。减少蒸汽的泄漏,提供一种蒸汽泄漏少,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热动力疏水阀。
本实用新型是按下述方法完成的。疏水阀设置了三个以上的排水孔,均匀分布在阀芯〔14〕上,每个排水孔安置了阻尼管,对工作蒸汽的流通产生巨大的阻力,在阀体的总排水通道内安置多孔阻尼板〔13〕,进一步阻止工作蒸汽的流通,使蒸汽不容易排出阀体之外蒸汽泄漏极大地减少,热损失下降。本实用新型保温室与进气通路直接连通,改善了阀盖内控制室的保温效果,阀片〔3〕的开闭次数减少,由于阀芯上的排水孔是三个以上,呈均匀分布的孔组成,阀片〔3〕受力均匀,闭合时下降平稳,因此,阀片不容易摩偏,延长了疏水阀的使用寿命,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热动力蔬水阀相比,排水过冷度小蒸汽泄漏少,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疏水阀由保温室〔1〕、阀盖〔2〕、阀片〔3〕放气环垫〔4〕、双金属环〔5〕、阻尼管〔6〕、中垫片〔7〕、过滤网〔8〕、小垫片〔9〕、大垫片〔10〕、阀体〔11〕、档圈〔12〕、多孔阻尼板〔13〕、阀芯〔14〕、螺栓〔15〕组成,当蒸汽输送系统或蒸汽供热设备在开始工作时,由管道而来的蒸汽、冷凝水及冷空气从A孔进入疏水阀,沿进气通道A1A2A3流动,并通过阀片〔3〕和阀芯〔14〕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水通道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嘉龙,未经沈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会车时司机耀眼的装置
- 下一篇:节能镇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