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圆筒式旋风分离器无效
| 申请号: | 87200615 | 申请日: | 1987-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61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文;黄密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振有 |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旋风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特别是圆筒式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由构成涡旋分离室的上筒体、进风口、排气筒和集灰斗组成,排气筒延长至分离器内部。旋风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从气体中分离粉尘。现有的旋风分离器主要有正圆锥形和倒圆锥形两种。正圆锥形分离器由于涡旋分离室的直径逐渐减小,使切向旋转的气流速度不断增大,在分离器的轴线形成一个低压区,形成一个向心的吸引力,造成尘粒的二次飞扬。倒锥形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较好,但其直径的逐渐扩大和由于直径扩大引起的气流减速(使尘粒离心力减小),减少了尘粒与器壁的接触机会,影响分离效果。有的旋风分离器设置反射屏,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反混现象,但制做时须保证分离器整体的同心度,这使得涡旋分离室为锥形的分离器的制做更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制做方便的旋风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措施为,将构成涡旋分离室的上筒体设计为圆筒形。
分离器的排气筒的下端可设计为渐缩型。
圆筒式旋风分离器的涡旋分离室上下直径相等,即可避免正锥形由于直径缩小带来的尘粒二次飞扬现象,又能避免倒锥形由于直径扩大而减小尘粒离心力的现象,保证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同时,这种分离器的上筒体加工方便,容易保证整体同心度。
排气筒下端设计为渐缩型,在保证排气筒入口气速的同时,加大排气筒的直径,减小了排气筒外壁和上筒体间的距离,使入口气流的速度加快,增大了粉尘的离心力。这种设计还可以防止气流短路。
经以上设计的旋风分离器,不仅分离效果好,而且制做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装配图。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分离器上筒体(1)的内径设计为1155毫米,上筒体高度为3500毫米,分离器总体高度为5677毫米。排气筒(3)筒体内径为800毫米,下端内径为580毫米。反射屏(4)的壁和水平面夹角设计为60度,其顶部的透气孔直径为35毫米。进风口(2)设计为矩形其内侧长700毫米,宽183毫米。分离器各件均用厚度为3毫米的A3钢板卷制,上筒体(1)和集灰斗(5)用法兰连接,接口用石棉绳垫密封。
本实施例的分离器用于细煤粉年用量为2万吨的水泥回转窑的煤粉尘分离,分离效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未经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效应全频弹簧推拉复合消声器
- 下一篇:卫生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