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挂车半自动锁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200334 | 申请日: | 1987-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33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汽车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D1/22 | 分类号: | B60D1/22 |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贺建 |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挂车 半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放牌、东风牌、黄河牌等载货的铰接转盘式五吨以下的挂车在倒车时使用。
本装置未作出前,国内绝大部分载货汽车在拖带挂车时,需在挂车转盘前面的一侧加焊销孔,并在车辆逆行时,必须用销轴将挂车转盘锁紧,免得挂车打横,有利于方向控制。
在操作中,司机必须和一名其他人员配合。配合人员随行进中的汽车走动,看销孔对准后,将销轴插入锁紧,然后才能完成倒车目的。待前进时,又需将销轴拔出。由于车辆在重载时受力比较大,故拔销操作也很困难,需配合人员随车同步走行或蹲在连接三角架上,待销轴不受力时拨出。有时还需用锤砸方能取出销轴。此法费力费时并很危险,经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本装置的设计完成,正是为克服上述操作中的弊点,作到由司机一人操作,便能完成倒车时挂车锁紧和解除锁紧的目的。
本装置是由手柄(1),凸轮(3),销(2),弹簧座(5),主弹簧(6),次弹簧(7),主销轴(8),圆盘形外壳(4),套筒式外壳(9)组成,并辅以托板(10)及销孔。(见附图1)利用其凸轮和主、次弹簧串联复位的特点,根据挂车在倒车时需要锁紧的工作要求,将该装置焊在挂车转盘的上部,辅以的托板及销孔焊下转盘下部,并将其分为三个状态:即自由状态,工作状态和锁紧状态。
自由状态:(见附图2)是挂车在正常前进运行时,该装置处于自由状态。主销轴(8)在主、次弹簧的力的作用下,F主=F次,处于上止点的平衡位置,并进入套筒式外壳内。
工作状态:(见附图3)是挂车在需要倒车前,将手柄(1)搬动140°,凸轮的升程由零增至最大,即极限位置。利用凸轮极限位置的凹面,造成自锁,并推动弹簧座(5)下移,同时主销轴也下移,主、次弹簧受力被压缩,直至主销轴顶到托板(10)为止。而这时的弹簧力F主>F次,工作行程H主>H次,在挂车行进中,主销轴进入销孔
当主销轴进入销孔时,本装置就进入了锁紧状态(见附图4)。因F主>F次,所以主销轴下移,这时F主随H主的减少,F次随H次的增加,当F主=F次时,主销轴受力平衡,处于静止状态,即达到了挂车锁紧目的。当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后,将手柄搬回原来位置,凸轮由最大升程减到零,弹簧力F次>F主,逐渐减到弹簧力F主=F次时,该装置处于自由状态。
由于本装置操作简单,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由原来必须两个人配合操作,减少到一个人便能操作。由原来的操作者必须随车走动,改为操作者只需搬动手柄就能达到使用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消除了由此产生的人生安全事故的因素。
附图1:是挂车半自动锁紧装置。
附图2:是挂车半自动锁紧装置的自由状态。
附图3:是挂车半自动锁紧装置的工作状态。
附图4:是挂车半自动锁紧装置的锁紧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汽车公司,未经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