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二氯乙烷的工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7411.7 | 申请日: | 1987-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09B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布斯;加尼特.E.麦克康奇;埃伯哈德·德里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化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17/156 | 分类号: | C07C17/156;C07C19/045;C07C17/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戴真秀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二氯乙烷 工艺 方法 | ||
1、一种生产二氯乙烷的氧氯化工艺方法,其中包括:
a)乙烯与氯化氢和氧在有氧氯化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在氧氯化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在反应中产生副产物氯乙烷或氯乙烷和氯乙烯,
b)把氧氯化反应器排出的物料用一步或几步至少分离成i)富二氯乙烷组份(Ⅱ)和ii)富氯乙烷组份(Ⅱ),并使组份(Ⅰ)中氯乙烷的重量小于步骤a)中产生的氯乙烷总重量的50%,而组份(Ⅱ)中二氯乙烷及氯乙烯的总重小于组份(Ⅱ)中氯乙烷重量的30%。
c)使组份(Ⅱ)在有惰性稀释剂或无惰性稀释剂存在条件下进行裂解反应,裂解反应后组份(Ⅱ)中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含量小于5%(以裂解反应前氯乙烷和惰性稀释剂总重为基准计算),裂解反应在有裂解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在裂解反应器中进行,在反应中氯乙烷转化成乙烯和氯化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是在温度为250℃至320℃之间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是在1到8巴的压力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氯乙烷在裂解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是5-6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使用的裂解催化剂是氧化铝。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催化剂是γ-氧化铝,其表面积是10米2/克到350米2/克。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是在有氮存在条件下进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c)以前,要将富氯乙烷组份(Ⅱ)在1至10巴的压力,30℃至180℃温度下进行一次或两次蒸馏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c)以前,把富氯乙烷组份(Ⅱ)中的水份除去。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得到的乙烯再循环至步骤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化学公司,未经陶氏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7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外编程能力的灵巧插板
- 下一篇:油烟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