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苯胺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7052.9 | 申请日: | 1987-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6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鲁塞尔·E·马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尼罗亚尔化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11/55 | 分类号: | C07C211/5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唐跃 |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由苯胺制备二苯胺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氧化铝作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总孔体积中至少有约30%是直径为120至200埃的所有孔的孔体积且其以SO4形式计的硫含量低于0.02%(重)。
众所周知,二苯胺有多种用途,包括作为橡胶的抗氧剂和促染剂、塑料的稳定剂,还可做农药、炸药、染料和抗氧剂的中间体。二苯胺在传统上是通过在高于450℃的高温下使苯胺与氧化铝催化剂接触来制备的。例如,Kirk-Otheme在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第二卷,311页(3版,1978)披露“在压力下和高于450℃的温度下使苯胺蒸气通过活化的氧化铝,得到二苯胺。”
有些类似的是,Addis的美国专利3,118,944公开了一种制备二苯胺的方法,这一方法是让苯胺与一种氧化铝催化剂反应。该催化剂表面积约为100-400平方米/克,孔体积约为0.5立方厘米/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ddis指出(在第3栏,第32-33行)“在低于450℃时,使用效果很不好。”
传统的工业方法一般是采用下述一类氧化铝催化剂,其总孔体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为较小孔(直径约为36至60埃)的孔体积,且其起始硫含量(以SO4形式计)超过3%(重)。但在通常情况下,其硫含量在反应过程中会下降。
虽然这些已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苯胺转变为二苯胺(和氨),产率可达约90%(按苯胺的转化率计),但是仍需要有一种效率更高的由苯胺制备二苯胺的方法。
此外,很明显,需要高温的已有技术方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而是不经济的。因此,人们希望得到一种能耗低或者在较高温度下能更有效地制备二苯胺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能提高转化效率的由苯胺制备二苯胺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一定量的产品而能耗减少的制备二苯胺的方法。
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参阅以下说明及所列的实例会更加明白。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通过使苯胺与氧化铝催化剂相接触来制备二苯胺的方法;该催化剂的总孔体积中至少以约30%是直径在120-200埃之间的孔的孔体积,并且其以SO4形式计的硫含量低于0.02%(重)。
本发明的方法所用的氧化铝催化剂至少有约30%的孔体积,或者较好是有约40%的孔体积,最好是有约50%的孔体积是直径在120-200埃之间的所有孔的孔体积。这里所用的“直径”一词是指用压汞法微孔仪测定的孔直径。可参见H.Rootare,“A short Literature Review of Mercury Porosimetry”,Aminco Laboratory News,4,A-4H页,1986。
并且,本发明方法所用催化剂的硫含量以SO4形式计低于0.02%(重)。
依照本发明的方法,二苯胺是在约380℃和470℃之间,最好在400℃和465℃间,通过使苯胺与上述氧化剂接触来制备的,依下述反应生成二苯胺和氨:
反应压力可从低于一个大气压到大于一个大气压,压力范围最好是一个大气压至10磅/平方英寸(表压)。
本发明的方法可典型地按下述进行。有代表性的反应器是钢制的,并装有催化剂床。将反应器预热到反应温度。通入苯胺,有代表性的通入速度相当于使其与催化剂床接触约1到2分钟的时间,但也可以采用较长和较短的接触时间。
可用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通常用蒸馏的方法)将二苯胺从所得反应器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果需要,可将未反应的苯胺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
氧化铝催化剂可以在开始时活化或定期地再活化。活化方法是按照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工艺,用三氟化硼进行处理。典型的处理方法是通入含有BF3-苯胺盐或BF3气体的苯胺蒸气流,其含量约为蒸气苯胺重量的0.5%。
另外,氧化铝催化剂可定期地加热再生,典型的条件是在空气存在下,在约500℃和625℃之间加热,以便烧掉积存的焦油。
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二苯胺比现有的工业生产二苯胺的方法的效率高而且采用的温度低。
下述的实例是要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在任何意义上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例1和2以及对比实验A和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尼罗亚尔化学公司,未经尤尼罗亚尔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7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碎屑燃料组件
- 下一篇:氮含量测定用的微库仑滴定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