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喷气式手投粉末灭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106704.8 | 申请日: | 1987-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113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总参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炮兵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英,高锡鹤 |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喷气式 粉末 灭火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自动喷气式手投粉末灭火装置,尤其是关于装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粉末灭火物质的灭火装置。
已有的手投粉末灭火装置通常装有雷管和炸药。发明人曾于1986年发明一种完全不用雷管和炸药的手投粉末灭火装置,它由引火部件、发动机及灭火部件组成;它采用碳酸氢钠灭火剂。引火部件中用了0.1克黑火药;发动机的药室装有黑火药和双基药(药量比为1∶4);发动机的拉瓦尔喷管的扩张角为90°;灭火装置高为140毫米、直径92毫米,钢芯距壳体底部12毫米。这种灭火装置由于采用了无雷管、无炸药的制式火药,所以,燃烧平稳,不会轰爆,使用安全可靠,对社会治安无危害(不能起爆梯恩梯和硝铵炸药),而且灭火能力比粉末灭火剂装填量相同的其他手投灭火装置有了明显提高,灭地面汽油火面积达0.8~1.2米2。但是,由于喷管扩张角较大,灭火粉抛撒不均匀,利用率不高,装药配比不尽合理,压力不够稳定,过高过低,有时有余药中止燃烧或有使药室破裂的振动燃烧现象发生;此外,拉火管作用可靠性差,在试验中有时早发火,有时瞎火。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保持原发明的无雷管、无炸药、所用原料及灭火后产物无毒的优点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具有更大灭火能力、更安全、作用更可靠、结构更简单,同时又能更好扑灭木材等固体火灾的灭火装置。
本发明的灭火装置由引火部件、发动机及灭火部件组成。装填的灭火粉可以是碳酸氢钠,也可以是磷酸铵盐。装填碳酸氢钠的主要用于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电器初起火灾;装填磷酸铵盐的除了用于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电器火灾外,还可用于扑灭木材等固体火灾。本装置可采用手投、杆挑、悬挂三种使用方式。本发明的灭火装置的特征在于:拉瓦尔喷管的扩张角一般可为10°~80°,20°~60°较好,25°~35°最佳;黑火药与双基药的火药比例配比,1∶4~1∶20较好,1∶6~1∶10最佳;钢芯位置距纸壳体底部10~35毫米较好,20~28毫米最佳;灭火装置高150~120毫米较好,145~125毫米较佳,直径85~100毫米较好,90~98毫米较佳;纸壳体采用了预制破片技术,在灭火装置的结构上,发明了防潮防水易燃引火线。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灭火装置全貌图。
附图2,为引火部件剖视图。
附图3,为发动机剖视图。
附图4,为灭火部件剖视图。
附图1为灭火装置全貌图。它由引火部件(1)、发动机(2)、灭火部件(3)组成。引火部件(1)与发动机(2)由螺纹联结。(1)与灭火部件(3)利用纸管作为引火线护套,上端与(3)的上盖粘接固定,下端与(1)粘接固定。(2)放置在粘在(3)的底上的纸筒内,周围用压紧的灭火粉固定。
附图2为引火部件剖视图。它由引火线(4)、黑火药(5)、钢制堵头(6)组成。在堵头(6)孔内垫小纸片,封住小孔后,加入0.2克黑火药,插入带套的引火线(4),上加土或浇石蜡、胶等密封固定。
附图3为发动机剖视图。它由带拉瓦尔喷管的药室(7)、制式火药(8)组成。药室(7)为钢制,成分应符合GB69965规定,拉瓦尔喷管的扩张角为60°。用100克/米2的牛皮纸和聚乙烯醇胶卷成内径为11.2毫米、长为60毫米共4层的纸药管(纸上需全面涂胶)。纸管的一端用直径19毫米的圆引火线纸片封口。纸管干透后,装入制式火药(8)(即装入4克双基药,再加1克3号小粒黑药),后用直径19毫米的引火线棉纸片封口。在药室(7)中加直径12毫米的300克/米2厚纸垫,再放入装好干透的药管。
附图4为灭火部件剖视图。它由灭火粉(14克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9)、纸壳体(10)、引火线封皮(11)、吊环(12)组成。纸壳体(10)分内外壳,内壳用带锋利刀齿的滚轮和一个光轮滚成预制破片状圆筒,外表粘绕纸外壳,再压粘下底与发动机(2)的纸座筒。先在纸座筒内加灭火粉(9)至20毫米,放入发动机(2),加入全部灭火粉(9)。然后粘上纸壳体(10)盖、吊环(12),贴引火线封皮(11),最后全面涂防潮漆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总参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未经总参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氧化皮的化学去除法
- 下一篇:闸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