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容器抽真空的方法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87105217.2 | 申请日: | 1987-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5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雷恩哈德·科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术系统间销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9/38 | 分类号: | H01J9/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容器 方法 实现 这种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真空容器内特别是从电子管和电视显象管内抽取空气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一个真空容器至少是放在一个工作台内,在该工作台内控制加热并同时抽真空,在达到预定温度后封闭起来,而在停止加热后使已抽成真空的容器冷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这种方法的设备,该设备最少包含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冷却台,该工作台和冷却台至少具有一台容纳真空容器的装置,这种装置作为真空容器的支撑装置和热交换装置,还包含有一个连接在真空容器上的泵组、一个封闭真空容器的装置、一个冷却装置以及一个控制调节装置。
在已公开的类似方法和设备中(例如美国专利US-PS2532315 US-PS3115732,联德国专利DE-OS2512906),电视显象管是被放置在一个工作台的隧道窑内。这种,电视显象管的玻壳被加热,同时通过一个泵组把玻壳内的气体混合物抽走,而在抽出混合气体的同时,电视显象管系统的金属附件脱气。经过一定时间后,电视显象管与泵组分开,然后电视显象管在工作台内冷却,真空材料的热特性,例如电子管或电视显象管玻壳的热特性对决定这种方法和设备的效率和产量的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泵组要持续被占用3小时。在已公开的一些设备上,冷却时间更为关键。一方面从真空容器质量方面考虑希望冷却时间长一些,但另一方面,长时间占据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还要进行冷却)又限制了所期望的产量的提高。此外,已公开的那些方法和设备在能耗方面还都不能令人满意。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开始所述的这种方法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设备,在利用这种方法或这种设备大量节约能量的同时,能大量地增加高质量真空容器的产量。
按照本发明,上述目的是这样来达到,即真空容器工作台内加热和抽真空都同时在真空容器与外界空气密封绝热状态下进行,同时在绝热状态下,实现热交换,即在抽真空和封闭后,在保持与外界空气密封绝热的状态下,真空容器被送往与工作台空间隔开的冷却台内。在该冷却台内,在保持密封绝热状态下进行冷却。然后在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后,真空容器被取出,结束了与外界空气的隔绝状态。
按照本发明所提出的实现本方法的设备的特点是:工作台和冷却台空间相互分开,容纳真空容器的装置是由一个密封的、在工作台和冷却台之间可倒转搬运的,以及可以根据安装和工作的需要连接在工作台和冷却台上的热容器构成。
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及实现方法的设备构成的其它一些优点,可由从权利要求2到19,以及20到34中看出。
如果将热容器内要抽真空的真空容器连接到泵组和工作台其余的装置上,那么在热容器内真空容器的加热是通过连接在温度为恒定的热空气收集器上实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恒定,且适当地高于真空容器内最高达到的温度。加热时的温度升高最好是8.9℃/分,在冷却台内冷却速度最好为3.4℃/分。当环境温度为30℃,抽真空结束时真空容器内要求达到的温度为450℃时,可以计算出对温度差450℃-30℃=420℃的加热时间为420℃:8.9°/分=47.19分。因为真空容器是在60℃时从热容器中取出,故相应温度差为450°-60°=390°,所需要的冷却时间为390°:3.4°/分=114.71分。
在实际使用的实施型式中,一种方案是在工作台上需用60-70分钟,在冷却台上需用120-140分钟;而另一种方案是在工作台上需用90-100分钟,在冷却台上需用120-140分钟。由于真空容器、热容器、热空气等的系数,以及由真空容器热特性所造成的限制,一定量的热空气在混合阀内与来自加热室的热容器的循环空气混合。原则上热空气量与热空气的温度是常值。当通过安装在热容器内的热敏元件发觉温度偏离规定的条件时,则要经过调节一个安装在循环通道上鼓风机的转速予以补偿。在热容器前室中从混合阀门所排出的空气至少要经两层筛网均匀地导入加热室。由于经循环通道流入混合阀门的循环空气每一循环均有更高的温度级,所以根据配量及循环速度,可以在估计的时间内达到接近热空气的温度。在热容器中的这种加热方式,使得可以通过一系列独立工作的工作台互不相关地使用热源。因为在真空容器加热以后,热容器可以与泵组和辅助设备分离,这就可提高每个泵组的产量。在泵组工作时间内,也还可完成其它一些规定的工艺过程(例如阳极成形)。在试验装置上的研究表明,每个泵组可以保证6个热容器正常工作。过程参数既可以由安装在热容器上的独立的控制装置来控制,也可以通过一个中央监控系统来控制。冷却过程中排出的热量经集流管送往热空气收集器内,以补偿可能由于泄漏而造成的损失。在一个试验装置上所进行的运转的产量平均每24小时工作18只管子,这里试验设备的特性尚未保证最佳的运转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术系统间销售有限公司,未经技术系统间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5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