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晶体三苯基氢氧化锡的制备无效
| 申请号: | 87105032.3 | 申请日: | 1987-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9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华;李卫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F7/22 | 分类号: | C07F7/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晶体 苯基 氢氧化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通过三苯基氯化锡与氢氧化钠反应,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和抑制剂控制反应条件生产高纯晶体三苯基氢氧化锡。
三苯基氢氧化锡是一种非内吸性杀菌剂,它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马铃薯早晚疫病,以及甜菜、芹菜褐斑病,对花生、大豆、可可、咖啡等菌害都能防治。同时它在自然界环境下能够降解为无毒产物,在生物体内也可代谢,因而对环境安全,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农用杀菌剂,工业生产三苯基氢氧化锡,通常用下列反应:
但在反应条件下,常随有歧化反应:
因而得到高纯的三苯基氢氧化锡产物比较困难。为制备高纯三苯基氢氧化锡,已经应用的方法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如日本专利JP7228,981(1972年7月31日)和日本专利JP77,113,950(1977年9月24日)。在JP77,113,950中选用混合溶剂(C6-C8的烷烃,芳烃和C3-C4亲水溶剂)使Ph3SnCl与NaOH水溶液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条件可得收率98.5%的产物。在JP7228,981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钠(Na Laurylsulfate)作催化剂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Ph3SnOH产物。但所用的方法用有机溶剂的量较多,或者得到高纯产物困难,实际上抑制付反应是十分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高纯晶体三苯基氢氧化锡生产技术,它选用新催化剂和抑制歧化反应的抑制剂,使反应在水溶液中顺利进行,并得到高收率的产品和几乎完全纯净的Ph3SnOH晶体。
在本发明制备高纯Ph3SnOH的方法中,选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作催化剂,其分子式为:
;R=H、CH3,n=10-200;
为有效地抑制歧化反应发生,加入醇类作抑制剂,其分子式为:
R-OH;R=C1~C6正构或异构烃基。
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其操作如下:
1.将一定量的NaOH水溶液(10%~20%重量百分比),匀速地加入到Ph3SnCl的水混合物中;
2.加入一定量催化剂和抑制剂;
3.在反应温度50~90℃范围内恒温反应3~7小时;
4.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用水洗涤至AgNO3检测不到氯离子;
5.然后在40~60℃下,于空气中干燥,得到产品Ph3SnOH。为检测产品,测定产品熔点和通过红外光谱检测歧化反应产物Ph3SnOSnPh3是否存在,最后按下面公式计算产率。
收率= (实际产品重)/(按反应式(1)计算理论产品重) ×100%
在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Ph3SnOH时,除选用适当的催化剂,抑制剂和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外,还必须很好地选择(1)反应物Ph3SnCl与NaOH的用量比;(2)催化剂的用量;(3)抑制剂的用量等条件,才能有效地进行反应。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1.反应物重量比Ph3SnCl∶NaOH=3~8∶1~3;2.催化剂与Ph3SnCl重量比为0.1%~2%;3.抑制剂与Ph3SnCl重量比为0.5~2∶1~6。
实施例1
(1)将240克16%的NaOH水溶液,用20分钟时间匀速加到搅拌的含有300克Ph3SnCl的2000ml水混合物中;(2)加入0.35克聚乙二醇和200ml乙醇分别作为催化剂和抑制剂;(3)恒温60℃反应4小时;(4)将反应混合物过滤,用水洗涤至用AgNO3检测不到氯离子;(5)产物在40℃空气中干燥。测定产品的熔点为118~120℃,用红外光谱仪(美国,PE-683型)进行检测,没有发现ν(Sn-O-Sn)774cm-1的吸收峰。
实施例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5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材料
- 下一篇:砂金风选的风流边界层法及风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