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库自动灭火报警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103533.2 | 申请日: | 1987-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112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国斌 |
| 主分类号: | A62C3/14 | 分类号: | A62C3/14;A62C3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自动 灭火 报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油库和一切忌水易燃液体库内自动灭火报警的装置。因为汽油库内的火灾蔓延极为迅速,往往在起火几分钟内油桶即开始爆炸,进入无救状态。要消灭这类火灾,最有效的方法是实现灭火自动化。一旦火警发生,不待人们发现就能凭借自动灭火装置迅速将火扑灭。
当前虽有几种自动灭火装置被少数资金雄厚的用户所采用,但都因造价太高使多数用户买它不起,仍在靠原始式人工防火勉强维持,因而这类火灾发生频繁,损失严重。
汽油燃烧的弱点是对氧的助燃很是苛刻,当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6%时,燃烧即自行停止。(在这种含氧量的空气中,木炭、棉花等物都仍能燃烧不熄)所以,用“窒熄法”扑灭汽油火灾是很理想的。
本发明是针对汽油的特性采取自动闭门和自动喷洒泡沫的双重窒熄手段把刚起之火扑灭,并同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作具体的描述
图1和图2是自动关门的结构图,图3图4是自动报警结构图。图5图6是自动喷沫灭火筒的结构图,图7图8是架设灭火筒的示意图。图9是灭火时的工作图,图10是灭火筒自动旋转的原理图。
一、自动关门和自动报警部份
自动关门的装置是在油库的门上加上一些附件,平时照常开关不要增加任何麻烦。一旦发生火灾时,它能立即自动关闭,其它窗户和通风口,均可用这一原理使其有自动功能,全部关闭。自动功能是以下列方式实现的:
门扣环、图1(2)可以上下转动。门扣勾(6)也可以朝上或朝下转动。勾轴(4)从墙外伸进墙内并扳成一个弯臂(5)。平时将弯臂(5)朝向上方,和横跨门顶的感温塑料线(3)连结一起。此时门扣勾(6)弯头固定指向下方,将门扣环(2)向上担起扣在门扣勾(6)上,使门轴弹簧(3)的关门的推力被门扣勾(6)所抵住。由于感温塑料线(8)紧紧地拉住弯臂(5),使勾轴(4)不得转动,库门(1)即可被门扣勾勾住,保持敞开状态。
当火灾发生时,火势首先向门外冲去,将感温塑料线烧断,挂着重锤(7)的弯臂(5)即向下转动使门扣勾(6)的勾头向上转动而脱下扣环(2),库门(1)即自动关闭。这种借助塑料线为感温启动材料的构造,比之其他形式自动关门,造价要低得多。
二、自动报警的结构安排
图3(9)是设在屋顶上的电动报警器。其电源开关的拉线(10)通进库内。(图3、4均为从库内向外看的后视图)。拉线(10)的线头连接着重锤(7),平时处于松弛状态,火灾时,由于重锤下堕,使拉线(10)产生拉力,电源通电,警报器发出警报声。
三、能自动喷沫的灭火筒及其构造
这种自动喷沫的泡沫灭火筒,是由老式灭火筒改进了的。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筒体(11)里面悬挂着一只内胆(17),筒体和内胆分别贮盛着碱性和酸性溶液,平时互不相干。火灾时,只要将酸、碱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即会因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灭火泡沫喷洒出来。内胆(17)是用两根绳子悬挂在筒盖(21)上的,其中一根固定不动的绳子(16)扣住内胆(17)的近底部,另一条可以活动的绳子(15)的一端扣住内胆(17)的近口处(参看图3)。绳子(15)的另一端穿过筒盖的幼孔(22)再挠过支干(24),将绳环(23)套在一根扣梢(25)上,再将脱绳勾(26)勾住绳环(23)。
四、泡沫灭火筒的悬挂方法
为了使灭火筒在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往返地向火焰喷洒泡沫,故在悬挂的设计上采用万有引力和高位储能的原理(图7和图9),将吊索(12)的上端扣在油库的中梁部位(27),再将吊索(12)横拉到墙壁处的活动卡扣(28)处,卡扣(28)有一个轴梢(36),可以左右转动,将吊索(12)扣在卡扣(28)里面。卡扣(28)被另一个可以上下转动的但不能左右转动的控卡(29)所控制住,这就能将灭火筒固定悬吊在轴梢(36)近邻处。
油库内离地面三米多高的顶空,横架着一根感温塑料线(33),其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拉到另一边的墙边,通过滑轮(35),悬挂着一只重锤(32)。
从图7的静止安排和图9的起动工作看,火灾时,图9所表示的温感塑料线(33)被熔断,重锤(32)下堕,将控卡(29)的一端拉向下方,失去了控制的卡扣(28)向左转动脱去了吊索(12),致使灭火筒移位时又被图8中的脱环勾(26)将绳环勾脱,造成两种溶剂混合而喷洒出泡沫。因产生泡沫是原有技术,本文不再重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国斌,未经何国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果和蔬菜的化学去皮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光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