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片带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1522.6 | 申请日: | 1987-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380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政;王选烈;张永芳;陶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经编厂劳动服务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6B3/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佩德 |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片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片带的制造方法,该涂片带是蓄电池铅板涂膏用的涂片机输送带。
目前蓄电池铅板涂膏用的涂片机输送带,是一种要求含水性能好、拉伸强度高、耐磨损、伸长率小的多层织带。由于这种多层织带的织造工序复杂,质量要求高,国内经多次试验研究,一直没有制造出合乎使用性能要求的涂片带,国外的产品制造技术不转让,无法得到。因此,每年要用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涂片带。为了利用本国资源和设备制造出合乎使用性能要求的涂片带,已成为人们急待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涂片带制造方法。该方法容易掌握,制造出的涂片带成本低,质量符合使用性能要求,使用的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现有拉棱机的基本结构,对其筒子架、纱线张力装置、编织机构进行改进,使之成为符合编织质量要求的多层织带的重型织机。采用该机,按照特定的织物组织图首先编织出多层织带,再根据涂片带规格要求的尺寸进行裁断,然后进行接头粘接处理、浸树脂处理、烘干和定型的工艺程序,即可制造出符合使用性能要求的涂片带。
本发明因为只需在现有拉棱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制造出结构简单坚固、排列整齐紧凑、占地小的重型织机,编织程序以及各种处理工序和处理设备都没有特殊要求,因此,本发明容易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重型织机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圆边多层织带织物组织图。
图3是本发明方边多层织带织物组织图。
图4是本发明重型织机综絖穿综图。
图5~28是本发明重型织机槽式踏盘的各种结构形状图。
图29是本发明重型织机开口机构传动系统图。
图30是本发明重型织机一种开口机构具体结构图。
图31是本发明重型织机一种打纬机构具体结构图。
根据图1~3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操作过程。本发明的重型织机是利用现有拉棱机的基本结构加以改进而成。该机改进的部分主要包括纱线筒子架、纱线张力装置、编织机构。其中纱线筒子架采用矩形结构,整台筒子头数可根据织物纱线的要求做成2000或4000头,筒子隔距为180×250,该结构可简化,节省整经工序;纱线张力装置采用绕辊法,按织物的经纱层配有10层经纱张力控制装置。该结构主要采用了特制的胶砂滚筒和变向导纱罗拉形成纱线张力控制系统。通过改变导沙罗拉位置和张力皮带的张紧度来决定纱线张力的大小,以达到编织过程中所需的纱线张力,从而保证织物的结构紧密,表面纹路清晰,伸长率小的特殊要求。编织机构包括开口、投纬打纬和卷取三部分。开口机构传动系统如图29所示,动力是由电动机25带动传动装置实现的。传动装置主要包括皮带轮24、26、15和两对啮合齿轮19、20与21、23以及曲轴18、踏盘从动轴37、踏盘轴35。两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为10∶1,亦即织机曲轴18与踏盘轴35的传动比为10∶1。开口机构的主动件采用槽式踏盘27。图5~16是编织圆边多层织带的槽式踏盘27Ⅰ~Ⅻ型各种结构形状图;图17~28是编织方边多层织带的槽式踏盘27Ⅰ~Ⅻ型各种结构形状图。按照踏盘27上的键槽位置依次将其固定在踏盘轴35上的相应位置。当踏盘轴35转动时,安装在踏盘27槽中的踏综小转子38,便在槽内转动,带动踏综杆29绕挂脚39转动,使12页综絖11分别沿综絖导轨12升降,完成所需要的开口运动。织物组织图图2是编织圆边多层织带织物组织图,图3是编织方边多层织带织物组织图,可根据 实现生产需要选用不同的织物组织图进行编织。图中“×”号表示经纱浮点,“□”号表示纬纱浮点。横坐标表示经纱排列序号,纵坐标表示纬纱排列序号。这就是说本发明制造方法产出的织物可以是圆边多层织带,也可以是方边多层织带,但是织物的每一个组织循环都需12根经纱,10根纬纱。其中第3~12根经纱编织成五层地布,再利用第1、2两根经纱将五层地布连成一体,形成织物紧密度和外观都良好的多层织带。钢筘的每个筘齿中应穿入的经纱数为12根,每根经纱顺穿在12页综11中,如图4所示。踏盘27的槽形曲线决定了综絖11沿综絖导轨12的升降次序。踏盘27的槽形曲线是按照织物组织图的规定配置而成,如图5~16或图17~28所示,每种织物共12种槽形曲线。圆边多层织带的组织图和方边多层织带的组织图是每种织物组织所要求的踏盘27槽形曲线的设计依据,踏盘轴35上的踏盘27排列顺序(图29中Ⅰ~Ⅻ的顺序)是按图5~16或图17~28的顺序排列的。这种踏盘27具有结构简单、坚固,易于固定踏盘小转子38,排列整齐紧凑,运动平稳,占地面积小的优点。该开口机构结构设计合理,不但保证了织机整体占地面积小,而且降低了织造时经纱的断头率,还可使织物的紧密度和外观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提高了织物的使用性能。投纬方式采用带式拉棱结构,利用装在踏盘27从动轴37上的偏心轮28带动棱摆杆22转动,使带带32作上、下运动。然后通过小带轮2、大齿轮3、小齿轮7和大带轮4使拉棱带40做往复运动,带动棱子8完成投纬运动。打纬机构同现有的拉棱机相同,但是对筘座脚10上的筘座进行了加固,采用厚钢板制成框式钢筘架,将钢筘固定住,同时也将拉棱轨道镶固在钢筘架上,以保证强有力的打纬和打纬机构的坚固。经过上述工序形成的织物再由卷取机构卷到卷布辊1上。卷取机构的结构基本上采用现有拉棱机的卷取机构的型式,只是在牵拉部位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原单个刺毛辊结构改为两个刺毛刺8挤压牵引的结构型式,并且在每个刺毛辊8的表面直接加工出纵横沟槽,这种结构不但坚固稳定,而且能保证织物在编织过程中稳定而准确的拉出。经过上述编织工序织出的多层织带,可直接用作输送机的输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经编厂劳动服务公司,未经沈阳经编厂劳动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预混合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成氨-硼酸联合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