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螺旋文氏管系统和散料运输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0977.3 | 申请日: | 1987-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9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E·温格斯基;约瑟夫·姆拉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气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48 | 分类号: | B65G53/4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 |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螺旋 文氏管 系统 运输 | ||
1、用于颗粒状物质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下列组成:
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圆形筒体;
一个螺旋推进运输机,可转动地安装在圆筒体内;
一个装置,将颗粒状物质供应至螺旋推进运输机;
一个装置,用于使螺旋运输机按一适当方向旋转,因而将颗粒状物质朝圆筒体第一端部运输;
一个通风室,在接近上述第一端部围绕着圆筒体;
一个文杜里管,连接通风室,并封闭圆筒体的第一端部,文杜里管有第一锥形部分,直接地通往位于超出圆筒体第一端部的相对短的缩口部分,和有增大截面的第二锥形部分,直接处于缩口的下游;
在文杜里管内有喷嘴组件,连接至圆筒体第一端部,并基本上伸展至接近缩口部分,喷嘴组件有外表面,作成和文杜里管的锥形部分的内表面相符的形状,从通风室至缩口形成了一个相对狭窄的环形通道,喷嘴组件还有一轴向腔孔,引导由螺旋推进运输机运输的颗粒状物质,进入一个基本上靠近文杜里管的缩口部分的区域;
一个装置,用于引通压缩气体通入通风室;
一个装置,将文杜里管连接至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文杜里管第一锥形部分的内表面,和喷嘴组件的外表面,是相应地定型、定尺寸和相互定位,以便在通风室和接近文杜里管缩口部分的导管区域之间,当气体流过文杜里管和物质被系统运输时,形成一予先确定的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文杜里管连接至通风室,是由文杜里管上和通风室上的螺纹配合连接的,借助于将文杜里管按一方向或反向进行旋转,致使文杜里管第一锥形部分相对喷嘴组件的位置是可调的。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通风室和接近文杜里管第二锥形部分的导管区域之间的压差范围,当文杜里管流量范围是每分钟600至1500立方英尺时,该压差范围为每平方英寸3至10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用于将压缩气体导入通风室的装置,含有一个在通风室内,并连接至一鼓风机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文杜里管第一锥形部分的内表面,和喷嘴组件的外表面,是两个锥形面,并和圆筒体是共轴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文杜里管锥形部分的锥形内表面,相对圆筒体的轴线,形成一角度范围为11°至15°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用于将颗粒状物质供应至螺旋运输机的装置,包括一垂直安置、隧道型的漏斗,它通过在圆筒内的开口和圆筒体的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其螺旋推进运输机包括了一主轴,它从圆筒体第二端部轴向地伸展,还有一装置用于使螺旋推进运输机转动,它包括一连接至主轴上的马达,使螺旋推进运输机按适宜的旋转方向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运输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了第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分别检测通风室和接近文杜里管缩口部分的导管区域的压力,还有一控制器装置,受第一和第二压力传感装置的感应,以控制驱动螺旋推进系统的马达的转速,当通风室和接近文杜里管缩口部分的导管区域之间的压差下降低于一规定值时,减小螺旋推进运输机的旋转速度。
11、一种把颗粒状物质从筒体运至导管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以一个螺旋推进运输机连续运输颗粒状物质通过圆筒体,朝向其一端部并从那里排出物质;
形成一压缩气体流,它依次地有一个第一相对高压力、低流速的区间,一个第一相对低压力、高流速的文杜里区间围绕着该圆筒体的一端部,一个第二相对高压力、低流速的区间,一个第二相对短的相对低压力、高流速的文杜里区间,在该些区间中的压力相当于直接处于第二相对高压力、低流速区间的下游的导管区间中的压力;
将运输通过圆筒体的颗粒状物质在基本上靠近第二相对低压力、高流速的文杜里区中抛射入气流中;
在物质抛射后,把气体流连接至一导管内并通过第二相对低压力、高流速文杜里区和第二相对高压力、低流速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用于运输颗粒状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其气体流量的范围是每分钟600至1500立方英尺,而其第一相对高压力、低流速区间和第二相对低压力、高流速文杜里的下游区间的导管区之间的压差,其范围为每平方英寸3至10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煤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9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药的一种栽培方法
- 下一篇:液芯上小下大镇静钢锭脱模装炉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