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水雾滤尘式垃圾清扫车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87100644 | 申请日: | 198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064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范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玉才 |
| 主分类号: | E01H1/00 | 分类号: | E01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山西省运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雾 滤尘式 垃圾 清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清洁机械的改进。
目前国内使用的一种清扫车,是车前面先洒水,接着由两个园盘式清扫轮由外向内对地面水平清扫。车尾再用一个滚筒式清扫轮将垃圾扫进车底部的垃圾箱内。由于车前面刚洒上水,地面还湿,紧接着就清扫,所以,扫过的路面象刷泥,过上一会路面一干,仍是满地尘土。这种车只能有限的对路面垃圾做部分清扫,对于尘土就更显得无能为力。另外一种吸尘车,只能在路面有少量尘土时吸尘。如路面太脏,工作不长时间就得清理车内的尘土过滤装置,而这种装置清理时非常麻烦。至于路面的垃圾,大些的根本吸不上,只能吸一些小纸片之类。而且这种吸尘车结构非常复杂,造价很高,性能还不稳定,使用维修都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将清扫和吸尘的功能结合在一个车上,用一种新的原理进行尘土过滤,从而使其结构大为简化,性能提高,使用方便。
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图中1清扫轮,2垃圾输送带,3垃圾箱,4进风口,5、6风扇,7、8风道壁,9、10喷头,11、12流水隔离装置,13临时存水槽,14污水箱,15清水箱,16滤水箱,17滤网,18漂浮球,19吸管,20出风口。
下面参照图1对本发明予以说明:
整个清扫系统作A向运动。由清扫轮1以一定速度顺时旋转,将路面尘土垃圾扬起,大一些垃圾将被抛到垃圾输送带上,经输送带送进垃圾箱3。扬起的尘土,通过风扇5的吸力作用,经进风口4吸入,沿风道壁7而下,经临时存水槽13水面而上,由喷头9进行过滤,再通过风扇6的吸力作用,沿风道壁8而下,经临时存水槽13水面向上,由喷头10再进行过滤,最后,净化气流经出风口20送出。
清水箱15里的水通过压力作用,经喷头9、10雾化而对尘土进行过滤。滤过的污水入临时存水槽13,待污水溢出临时存水槽时,便自行流入污水箱14,污水经滤网17过滤后入滤水箱16。待清水箱水用完时,将滤水箱的水通过压力经吸管19输入喷头9、10循环使用。
污水箱14底部低于滤水箱16底部水平面,形成像台阶状,以使污水先经沉淀后再进入滤水箱。
滤网17可以是多道多层的,先粗滤再细滤。
在滤水箱16内,漂浮球18和吸管19的下端管口相连,通过漂浮球18的作用,使吸管的吸水口总在入水面不深的地方,以便启用时能将较干净的水吸入。如清扫时间短,清水箱水足够用时,滤水箱的水可以不用。
流水隔离装置11、12的下端,伸入临时存水槽13的水面下一定深度,但和底部有一定间隙,使这种装置既可挡住气流,又能使污水在临时存水槽自由流过,溢向污水箱14。
水雾滤尘,一般经过两组喷头过滤,即可达到滤尘目的,但根据清扫车功率的大小,可增减喷头组数以及每组数量。风扇也可根据其功率大小,作增减调整。
出风口20可面向清扫轮方向,使排出的气流协助清扫轮扬尘。
本发明集清扫与吸尘功能于一车,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高,使用维修方便,适合于各种脏度不等的路面清扫吸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玉才,未经范玉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