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无效
| 申请号: | 87100431.3 | 申请日: | 1987-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57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21/14 | 分类号: | F25D2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凯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本发明涉及到在冷冻室下方设置有承滴盘的冰箱。
在现有技术的冰箱中,从冷冻室流向冷藏室的冷气量是通过调节设置在承滴盘后部外缘的封闭片的开度来进行调节的。图5表示原来的承滴盘及封闭片的部分斜视图。
原来的在冷藏室上部设有几乎占满整个宽度的匣形冷冻室的冰箱,收集附于该冷冻室之霜的溶化水的承滴盘,是被安装在上述冷冻室下方之一定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承滴盘1的后部外缘51基本上全宽度地被切除而形成了构成冷气通道2的切口部52,并且设有一可遮盖该切口部52正面的细长方形的封闭片3,该封闭片3由配设在两端部的支承部4支撑着,可向箭头M方向作约180度转动,从而构成能够调节切口部52的张开、封闭,即控制冷气通道2的导通、断流。
因此,在操作封闭片3以开通或遮断冷气通道2来调节冷藏室的温度的时候,由于该封闭片3是置于冷藏室的内侧,所以目前的作法是先把承滴盘1抽出到冰箱外,然后根据需要作调节之后再把它送回冰箱内。
因为原来的承滴盘是如上述而构成的,所以要根据存放于冷藏室的食品数量及物品等来相应调节温度的时候,每次都要把承滴盘抽出冰箱来操作封闭片,因而就要延长打开冰箱门的时间,因此这是一种不利于保持封闭冰箱内温度的稳定的构造。还有,封闭片的张开情形,即使打开冰箱门也因为内存放有食品而难于看清。
公开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昭44-18706中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冰箱所不同的是,承滴盘的下方有与封闭片相连接的操作杆,当需要调节冷藏室的温度时则调节位于承滴盘前方的操作部使操作杆带动封闭片的开闭。
在这个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中,除了承滴盘之外,还必须有平板,枢轴,操作杆、操作部等部件,因而增加了成本。而且,在承滴盘的下方,为了设置这些部件,以及在控制冷气量时把操作部上下移动都需要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减少了冷藏室的贮藏食物的空间。
本发明是为了研制出一种冰箱,其在调节冰箱内的温度的时候,即调节导自冷冻室的冷气通道时,照旧把承滴盘置于冰箱内而只需对前部进行操作使之前后移动,就能对冷气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并且能够很容易地看清其开度状况,从而提供一种除了承滴盘之外,不需要另外设置冷气流量控制板及其操作机构的冰箱。
本发明的冷气通道的调整装置,其构成是这样的,为了通过承滴盘的前后移动来对后部的冷气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设有一移动定位机构,该机构是在承滴盘的两侧外缘部和与冷冻室罩形成一体的导轨部组装上一凸起部和具有弹性的波形配合片而构成的,因此该承滴盘的移动及定位均能简便地进行操作。
本发明之承滴盘在向前后方移动时,以一定的抽出力或推回力使之移动时,移动定位机构的凸起部就推开配合片前进或后退,然后套合压接在越过波形凸部后的凹部而可靠地进行定位,从而把冷气通道固定在所需的开度上。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图2是表示承滴盘的移动定位机构的主要部份的放大斜视图,图3是表示承滴盘的右侧外缘部的放大斜视图,图4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5是表示原来的承滴盘及封闭片的部分斜视图。
以下,根据图1至图3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之冰箱的纵剖面图。6是在其正面开口部装有可自由开关的冰箱门7的冰箱,8是设置在冷藏室5顶部的大致上占满整个内面宽度的匣形冷冻室的壳体,正面装有遮蔽该冷冻室壳体8的正面外周的冷冻室罩83,81是冷冻室,此外还装有开关冷冻室81的正面开口部的冷冻室门82。而且在上述冷冻壳体8的下方,装备有大致上占满整个冷藏室5内面宽度的承滴盘11,在它的后部外缘33和冷藏室5的里面后壁59之间留有一间隔A而作为冷气通道2,该承滴盘是由内箱9的导轨部(图示省略)和与冷冻器罩83形成一体的前部导轨部84支持着。
还有,上述承滴盘11,在除霜时起着承接收集落下的霜的融化水,使之从排水孔32流入到放置在最上层架10的霜化水收集器12内的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作为保持冷冻室81和冷藏室5的温差的绝热材料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钕电解真空蒸馏法制取金属钕
 - 下一篇:碱性电池阴极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