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材料的混合喷射成型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0274.4 | 申请日: | 1987-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42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孝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28C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 地址: | 上海市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材料 混合 喷射 成型 | ||
本发明是有关物料混合和喷射方法,但特别涉及含增强纤维的建筑材料混合喷射成型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轻质建筑材料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合喷射施工。
目前在建筑业上业已应用各种纤维增强水泥的复合材料,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以及在建筑业上业已采用喷射成型施工方法,但传统的建筑材料喷射成型大多是采用单喷枪或双喷枪的喷射施工方法,即大多是将不同性状的参予喷射的材料预先搅拌混合成干料或浆料,以及参予混合喷射的各种增强纤维经纤维分散,并分别通过流体输送至各自的喷口,然后分别通过各自的喷口一面进行喷射一面使其在喷射过程进行相互混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喷射施工,这种喷射施工的缺点在于混合不充份,从而造成其制品质量不高,或给施工现场带来麻烦(例如纤维飞扬)等,特别是近年来发展了各种新型轻质建筑材料,例如需要在浆料或泡沫浆料中除了添加各种增强纤维外,有时还要添加诸如膨润性填料,或快凝剂等,以及在树脂类胶结料中添加固化剂等,这不仅要求必需充份混合,而且对混合的时间也需要进行较严格的控制。而使纤维在复合材料中能得到充份均匀的混合尤为重要。上面提到的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结构材料,但若采用传统的单喷枪或双喷枪的喷射成型施工方法,很难使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得到均匀的混合,而如果这样的话,也就很难发挥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在结构上的作用,因而将阻碍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推广使用。
因此,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主要用于建筑材料混合喷射成型施工的物料混合和喷射方法,通过应用此方法能使参予混合喷射的各物料,尤其是使用于材料增强的纤维能在复合材料中得到均匀混合,从而使成型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同时使混合喷射施工能方便进行。本发明方法主要适用于轻质建筑材料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混合喷射成型施工。
本发明方法需具备一混合喷射本体,该本体具有多个料流进口和一混合物料喷射出口,各料流进口供分别用流体输入本体参予混合喷射的诸物料流,各料流进口管口轴线分别与本体纵轴线间形成一锐角,该本体内表面依次具有一渐扩,继而平直和渐缩的部份,混合物料喷射出口管口轴线和本体纵轴线大致重合,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从上述一料流进口射入压缩空气,同时从另一料流进口用气体输入用于复合材料增强的纤维,从其余料流进口分别用流体输入为混合喷射成型特定建筑材料所需的其它各组份物料。
ⅱ)通过分别对上述向本体输入的各料流的流体压力的调节,使上述同时输入本体的各料流在本体内大体会交于一点,致使进入本体内的诸物料流中颗粒相互碰撞和造成加速扰动,形成混合料高速紊流,并依次流经本体的平直和渐缩部分。
ⅲ)使上述混合料高速紊流从本体的喷射出口进行喷射成型施工。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叙述。
图1为示意表示本发明方法需具备的混合喷射本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为示意表示本发明方法另一实施例需具备的混合喷射本体的结构简图。
图3为示意表示图2所示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未经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