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用绷垫无效
| 申请号: | 86207806 | 申请日: | 1986-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8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华木器厂 |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景星光 |
| 地址: | 上海市万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用绷垫。
二用绷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活用品,它包括二用床垫、二用椅垫、二用沙法垫、二用汽车坐垫等,一般由框架、绷面、弹性材料和面料等组成,框架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木质的,绷面是由钢丝或板材组成,弹性材料是弹簧、海棉或各种软性充填料。二用绷垫在热天和冷天都可使用,冷天使用软垫部份,热天使用绷面部份,使用实践表明,现有该类产品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对于绷面是板材的二用绷垫,由于木材缺乏弹性及不透气性,因此使用时缺少柔软感,潮气也比较大,给人体带来一种不舒适感。对于绷面是钢丝弹簧时,尽管其绷面性能比木棚要好些,但对于高层次的消费者来说,钢丝弹簧绷面仍会给人体一种高低不平的感觉,铺在绷面上的蓆子也易损坏,钢丝弹簧绷面使用寿命也不长,绷面松弛后,修复也很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有二用绷垫中绷面部份性能,使其具有弹性好、舒适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二用绷垫采用一种具有一定特点的框架,框架上装有用以支承软垫及棚面的支承物,框架一面是用弹性体及包覆弹性体的面料组成的软垫,另一面是一种由植物材料线材或高分子材料线材编织的绷面。
本实用新型的二用绷垫的绷面部份采用一种由植物或高分子材料线材编织的绷面以后,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与木棚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二用绷垫具有好的弹性和没有潮气,与钢丝弹簧二用绷垫相比,由所述线材编织的绷面比钢丝弹簧棚面更平,铺上蓆子后,人体感觉更好,蓆子也不易损坏,当所述的线材是藤皮时,不必再铺蓆子,可直接使用,使用寿命比钢丝弹簧绷长,损坏后修复也比较容易。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二用床垫的结构及制造工艺,其它二用椅垫、二用沙发垫及二用汽车坐垫等均可参照下述二用床垫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体结构二用床垫的立体图。
图2是二用床垫中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二用床垫中框架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1所示的二用床垫是包括框架、海棉、包覆海棉的面料、藤棚面。
图2是图1中二用床垫的框架,它包括二根长框档[12]、二根短框档[13]、四根长斜角撑[11]、四根短斜角撑[10]和四块方木[15],长框档、短框档组成框架[14]的主体,长斜角撑和短斜角撑位于框架内侧,固定相邻的长、短框档,它们对框架起加固作用。如图4所示,海棉[2]和棚面[6]将分别位于框架的二侧。框档的棚面一侧打有如图3所示的线材安装孔[9],孔与框档内侧边的距离约为框档宽度的1/4,相邻孔以二种不同的角度偏向框档外侧并穿过框档,在框架的另一侧,也即在安装海棉一侧的框档上得到孔[7]和孔[8],孔[7]和孔[8]位于二条平行于框档的直线上,孔[7]所在直线约位于框档的中线上,孔[8]所在直线约位于离框档外侧边1/4框档宽度的位置。
所说的框架二侧各安置一层由植物或(和)高分子材料线材编织的夹层棚[3、5],它是海棉及棚面的支承物,本二用床垫实施例中夹层棚的材料是棕线,棕线是通过安装孔安置在框架上的,二层夹层棚的径向、纬向线材都编织好后,用木榫打入安装孔,以固定线材,木榫高度小于框档厚度的一半,木榫是从框架棚面一侧的孔[9]中打入框架的,木榫的前部应与另一侧的框架面相平。
所说的海棉和框架四周复盖一层面料[1],面料在绷面一侧翻边并用钉将其固定在框架上。
所说的海棉是用钮扣状物(图中未示出)及线材固定在夹层棚[3]上,线材通过钮扣状物、海棉和夹层棚[3],最后穿过夹层棚[5]并打结与夹层[5]上的线材扎牢。
棚面[6]是用藤皮编织的,每根经线或纬线的二端是用木榫固定在框档的孔[9]中,木榫高度小于二分之一框档厚度,木榫尾部与框档相平。棚面四用复一层板材[15],以把安装孔[9]及织物翻转部份盖住。
按上述结构及工艺,就可制得一面是藤棚面的二用床垫,所用线材可以是藤皮、棕线、锦纶线等,并得到具有藤棚面、棕棚面、锦纶棚面的二用床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华木器厂,未经上海市建华木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