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便携手动往复式真空抽吸器无效
| 申请号: | 86207216 | 申请日: | 1986-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721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法宁;杨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法宁;杨振栋 |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手动 往复 真空 抽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手动方式通过用手上下拉推活塞作往复运动、排出空气形成真空负压而产生抽吸功能的装置。
利用虹吸原理来实现引流目的需要抽吸过程,机械设备、动力设备的油管道堵塞后需要用压缩空气或用抽吸设备疏通……。而现有的真空泵、抽吸设备都需要动力驱动且不便携带。
以行驶的卡车为例:油箱至过滤器、过滤器至油泵之间的管道容易被堵塞,另外要将卡车上油桶内的油利用软管采用虹吸办法让其流入油箱中都要通过抽吸的过程才能实现。在无工具设备的情况下汽车司机迫不得已用嘴来吸。
现有的虹吸引流装置是在两节塑料软管的中间安装一个椭圆橡胶球形抽排气装置(图2之1)其装置较简单,缺点是排气操作必须在车箱上进行(要保证胶球内排气阀垂直向下)流油后要迅速将排空气的椭圆胶球倒置让流油顶开进、排出阀再将其下端软管递交给车下的助手将软管插入油箱(图2中2、3)。汽车司机感到操作不便,而且油桶底部的油不能虹吸干净。由于其抽吸力不大对于管道堵塞的疏通它就无能为力了。
与本实用新型比较相近似的抽油装置(见示图3)是由一个镀锌铁皮采用锡焊接成的抽筒,其内部有一个用圆钢筋弯成的手柄和直杆段,下端焊一个圆形铁片(活塞),铁片活塞与筒体内壁保留一定的间隙,在筒底内部离底端40~50毫米处焊了一块开了一个孔的圆形铁片并在孔口处焊一绞链与一个圆铁K相连,在抽筒40~50毫米底部圆周上开有均布的过滤圆孔。从图中可看出手柄下压时筒内液体将K关闭,油液受压时沿侧壁间隙进入铁片活塞上部空间,活塞上行时液体被提升并由A处流入放在油桶外面的提桶中,提桶装满后再将油转倒入……。
该装置的缺点是活塞在油、液中工作时不能产生较强的抽吸过程,对空气的抽吸则完全无法实现。其活塞仅仅作提桶提拉水式的作用,在提拉过程中还要漏油,如同一个有漏洞的提(井水)水桶。其三抽筒下端40~50毫米以下液体(即使将油桶倾斜)也无法抽吸干净。其四K铁片由于过于简单,在闭合时不十分严密。其五当液位在最高和最低时每拉一次其排量的差距较大,排量大小受油桶液面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了一种用手作拉推的动作就可以使活塞上下多次往复完成进、排气过程形成真空负压室而产生抽吸功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一节胶(塑)软管一端插入油桶内或与被抽吸的管道相接,另一端套入抽吸器管状进气口,左手握住抽吸器筒身,右手握手柄并匀速将活塞杆向上提拉;活塞上移,抽吸室内部压力减少,空气顶开进气阀进入抽吸室,当活塞上拉停止时进气阀靠重力作用自行落位关闭。活塞往下推移时抽吸室压力增大并顶开活塞上的排汽阀,空气进入排气室及排出口通向外界空间。第二次提拉活塞由于活塞上下压差不同大气将排气阀紧紧地压在(橡胶)活塞上。通过活塞几次的上下往复、进排气阀几次开闭、排放,抽吸器就具有足够的抽吸力,其吸力的大小与活塞的面积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在其装置内有一个新颖的活塞和进排气构造其特点是:
1.将活塞的剖面设计为H形并用耐油橡胶(塑料)制造成型,H形活塞可以视为两个活塞的合成(连体活塞);上部和下部都有活塞裙,具有弹性的活塞裙起到动力机械中(金属)活塞环保证气密的功能和作用。与有活塞环的活塞比,将H形活塞装于器体筒身中也比较容易。
2.将活塞上设计安装了排气装置具有以下目的和特点:(1)可以让被抽吸的介质沿着原来的流向在装置中流动。(2)排气阀的阀座部份由橡胶活塞代替。具有较好弹性橡胶排气阀孔与具有圆锥接合面的排气阀能保证良好的气密性,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抽吸真空的功能具备了实施条件。(3)改变了常规中做法;此种设计是利用排气阀的自重自动的落在活塞上的排气阀孔上并通过安装在排气阀阀杆下端的销钉将排气阀限制在排气阀孔中,还利用活塞上、下两面抽吸室、排气室的大气压力变化(正压或负压)开启和关闭阀门从而省去了以往设计中必备的弹簧等零件,使装置简单化(用简单的构造,完成必备的功能)从而减轻重量、减低造价,实现零件多功能和一物多用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多种场合需要抽吸的功能而仅仅只需改变与抽吸器相连接的软管、相互连接的接头或吸盘。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按以下附图予以实施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虹吸装置使用情况对比的示意。
图3是现有的抽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法宁;杨振栋,未经高法宁;杨振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