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轮旋转式增氧机无效
| 申请号: | 86206535 | 申请日: | 1986-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535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兴;朱国平;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永兴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上海市军工路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轮 旋转 增氧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塘增氧机械设备。
在已有技术中有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涌水式、鼓风机式、射流式等。这些型式的增氧机在鱼塘增氧过程中发挥作用,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点。就增氧效果来说,以目前的叶轮式增氧机最佳,叶轮式增氧机型式为中心上部电机通过皮带、齿轮、蜗轮减速(或不经减速)带动倒伞形叶轮旋转搅水,电机及叶轮等通过三根杆支撑于三岛式浮体浮于水面,叶轮定置于水中某点,搅水范围不变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叶轮式增氧机的改进,提高其对鱼塘的增氧效果并能省电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方案:以一个电机在水下为中心向两侧布置两只叶轮,相当于二只叶轮式增氧机在工作,而且因为这两只叶轮对称偏离电机轴中心,在水反力作用下产生的扭矩能够使叶轮围绕电机轴中心公转,提水搅水范围为大园环状、两只叶轮布置在重量和形状上对称,叶轮公转运动状态美观,电机置于水下中心固定,电线通入不要使用电刷装置。电机轴可用皮带轮或齿轮轴传递功率给叶轮,为适应鱼体缺氧浮头而抢救鱼危的工况条件,不使公转运动的叶轮伤害浮头的鱼体,本构思方案中设有棘轮反向停止器,只要操作电源倒顺开关,使电机反向旋转,叶轮也跟着反转,公转运动就会停止,这时的增氧救鱼有效区为长形宽带状。
显然,本实用新型与其他形式增氧机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美观,增氧效果好,省电节能的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轮旋转式增氧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轮旋转式增氧机的俯视图。附图3是图1中A-A处剖视放大的图。
参见图1和图2,绳索(19)连结电机罩壳(2)固定在鱼塘或水池中,电线(20)从水下通入,浮筒(10)起附加平衡整机作用。电机罩壳(2)中间为电机(1),电机(1)采用普通电机加水密筒或采用潜水电机。电机罩壳为水密筒,兼作浮体。电机轴通过锥齿轮(4)传动锥齿轮(5),再通过弹性联轴器(6)传动锥齿轮(7),从而传动锥齿轮(8)带动叶轮(9)旋转,两侧叶轮同理。
反向棘轮停止器(3)的剖视放大图见附图3。参见图3和图1,空心圆柱体(17)固定在电机罩壳(2)上,空心圆柱体(17)上有两处缺口,装有活销和棘爪(15),弹簧(16)使棘爪(15)内啮合于棘轮(14),棘轮(14)和减速齿轮箱壳(11)、(13)以及传动臂(12)连成一体。当叶轮(9)顺时针自转时,又带动减速齿轮箱壳(13)、传动臂(12)、减速齿轮箱壳(11)和棘轮(14)一起绕电机轴(18)逆时针公转。
如需公转停止,只需操作电源倒顺开关可使电机反转,叶轮(9)反时针自转,使棘轮(14)顺时针转动,由于固定于电机罩壳(2)的空心圆柱体(17)上的棘爪(15)撑住传动臂(12),公转即会停止,叶轮(9)照样自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永兴,未经朱永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