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聚焰腔的蜂窝煤无效
| 申请号: | 86206347 | 申请日: | 198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347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人 |
| 主分类号: | C10F7/04 | 分类号: | C10F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聚焰腔 蜂窝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改进的蜂窝煤,其特点是煤体有一聚焰腔,可促进燃烧。
市场上的家用蜂窝煤有一平的顶部,火焰发散,不能长时间保持很旺。福建蒲田地区燃料公司试验一种底部带一个直径:高度的实际值为14:1的浅园柱体空腔的大型民用蜂窝煤(载八五年第四期《民用煤科技》,该煤体直径达18厘米),其特点是底部有一空腔,即使煤体孔未对准也能很好进风,上火速度快,炊煮速度快。若将这种煤推广到小型家用蜂窝煤上,会由于空腔壁太薄,而导致破损率高。而且,这种煤并与炊具直接有关的顶部仍然是一个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蜂窝煤的燃烧状态,使之火焰旺,热效率高,并增加对炊具的直接辐射热。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蜂窝煤的顶部制作一个凹腔,以形成燃烧室,由于顶部的表面积大,并且燃烧的表面互相辐射,辐射向心会聚,使得火焰温度提高,喷射较猛。特别在使用外凸形炊具时,锅的底部与蜂窝煤的凹腔互补,仍然能够形成比较良好的燃烧腔,而且煤表面的辐射接近垂直入射到锅底,减少了热损失,这种蜂窝煤的底部,特别设计了一个外凸的煤体与顶部的聚焰燃烧腔互补,故煤并仍易于堆叠,且不易破损。
下面给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该蜂窝煤如图1所示,其顶部有一内凹的旋转面〔1〕,形成聚焰燃烧腔〔2〕,其纵剖面曲线的特点是:靠近旋转轴的部分比较平坦,边缘部分曲线变得比较陡。聚焰腔〔2〕的最大直径与蜂窝煤的最外面的孔壁〔4〕相切。由于旋轴面〔1〕是曲面,聚焰腔〔2〕的外壁〔3〕依然有足够的强度,聚焰腔〔2〕的直径:深度以介于6:1~12:1之间为宜,不宜超过5:1~14:1范围。
煤的底部有一与聚焰腔〔2〕成互补形状的凸煤体〔5〕。凸煤体〔5〕的远离旋转轴的边缘部分的曲率与聚焰腔的外壁〔3〕的内侧的曲率相同,即凸煤体〔5〕是与聚焰腔〔2〕吻合的。凸煤体〔5〕的厚度最大不大于聚焰腔〔2〕的深度。当二者相等时,凸煤体〔5〕与聚焰腔〔2〕完全吻合;当凸煤体〔5〕的厚度小于聚焰腔〔2〕的深度时,凸煤体〔5〕仅与聚焰腔〔2〕的外壁〔3〕的内侧部分吻合,中心部分形成一个一定面积的不接触区,附图中的虚线〔6〕以下部分就是不接触区域。这部分区域形成了一个燃烧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对准煤并孔,仍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由于凸煤体〔5〕与聚焰腔〔2〕的外壁〔3〕接触,即使在底火极差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炉火的延续燃烧。由凸煤体〔5〕与聚焰腔〔2〕叠合形成的空腔具有一定的促进燃烧作用。
图2是这种蜂窝煤堆叠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制作了聚焰腔后,对堆叠没有影响,还增加了堆垛的稳定性。
这种蜂窝煤生产方便,对煤并的总重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将原来生产普通煤并的模具中的上下模板改成可以压出聚焰腔〔2〕和凸煤体〔5〕的形状就行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人,未经胡建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玻璃拉门锁扣
- 下一篇:上提花篮活阀式软土取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