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集成电路多路报警仪无效
| 申请号: | 86206197 | 申请日: | 1986-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6197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檀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檀德亮 |
| 主分类号: | G08B25/02 | 分类号: | G08B25/02 |
| 代理公司: | 广西柳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希 |
| 地址: |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多路报警仪。
现有的多路报警仪,一般是每一路报警点接一对线到报警仪的主机,100路则需接100对线。还有一种报警系统是采用数字编码控制方式,主机输出线要用十一根线才能控制7~79个报警点,如需扩展到99个报警点时,需要十二根线,这样走线多,不易安装维修,整机的成本和安装工料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走线少,易于安装维修,整机的成本和安装工料费用较少的多路报警仪。
其解决方案是:应用时分制多路通讯原理,采用控制总线方式,由主机、集成电路代码分线盒和报警支路组成报警仪,主机和集成电路代码分线盒之间只用一根四芯屏蔽线连接,四芯屏蔽线包含有:电源线、时钟信号线,同步线和控制总线,屏蔽线的屏蔽层接地。在值班处安装主机,在报警点安装若干个报警开关,集成电路代码分线盒安装在离报警开关最近的地方,若干个代码分线盒相互并联在四芯屏蔽线上。通过这根四芯屏蔽线,将信号传送到安装在远距离的主机,使整个报警仪工作。
本报警仪的结构是这样的:主机由时钟脉冲信号发生器、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消隐电路、同步电路、声光讯响电路、电源电路组成;代码分线盒则由十进制计数/分配器和与门控制电路组成。
本报警仪100路报警时的工作原理是:主机的时钟脉冲信号发生器由两个不同频率的方波振荡器组成,第一振荡器频率约为500HZ,第二振荡频率约0.5HZ。无告警时,控制总线Z为低电平,第二振荡器无输出,而第一振荡器工作,输出500HZ的方波,使主机和各代码分线盒上的计数器同时进行计数。当主机计数到100个脉冲时,同步电路自动发出一个清零脉冲,经同步线R使主机和各代码盒的计数器同时置零,以保证主机和各代码分线盒同步计数,不致发生误码。这时由于控制总线Z为低电平使消隐电路工作数码管不发光。有告警时,相应的告警开关闭合,使分线盒上相应号码控制与门上的一根控制线为高电平,当二位十进制计数/分配器计数到该编号时,该控制与门就输出一高电平,使控制总线Z呈高电平。这时,主机时钟脉冲信号发生器第一振荡器停振无输出,而第二振荡器起振,消隐电路停止工作,使计数器当时计数到的数码显示出来。由于第二振荡器的频率为0.5HZ,故约经显示2秒后,该振荡器输出一个时钟脉冲信号,使计数器再多计一个数,这时,代码分线盒上的控制与门关闭,控制总线Z又呈低电平,这又使第一振荡器工作,输出500HZ的时钟脉冲,使各计数器再继续往下快速计数,消隐电路又工作,使数码管不显示;第二振荡器停振无输出。当再次计数到告警号码时,代码分线盒上的控制门又开启,使控制总线Z呈高电平,重复上述过程又使该号码显示2秒。这样,就产生亮2秒灭0.2秒,反复一亮一灭的闪光数字告警信号。与此同时,每当控制总线Z呈高电平时,集成讯响电路启动发出声光报警讯号。当数个不同的报警点同时报警时,相应的控制与门开启,使控制总线呈高电平,该告警编号数码显示2秒,然后计数器又以500HZ频率继续计数,当计到下一告警编号时,该编号的控制与门又开启,向控制总线输出高电平,又使该告警编号显示2秒。如此周而复始依次顺序显示各告警编号数码。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现100路报警时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是集成电路多路报警仪工作原理方框图
附图2是100路报警时的主机电路图
附图3是100路工作时报警仪的一个“00-09”编号的集成电路代码分线盒电原理图
附图4是100路报警仪系统连接图
图2描述了集成电路100路报警仪主机电路,图中门1和门2组成第二时钟脉冲信号产生器,振荡频率为0.5HZ;门3和门4组成第一时钟脉冲信号发生器,振荡频率为500HZ。无告警时,控制总线Z呈低电平,使门1关闭,第二时钟脉冲信号发生器停振无输出。而门5输出高电平,使门3开启,第一时钟脉冲信号发生器振荡工作,输出500HZ的时钟脉冲,使主机和各个代码分线盒上的集成计数器不停地进行计数。此时,由于门6输出低电平,使萤光数码管栅极为低电平而不发光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檀德亮,未经檀德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