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圆锥齿轮波导减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86204422 | 申请日: | 198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442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袁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正敏 |
| 主分类号: | F16H1/04 | 分类号: | F16H1/04;F16H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叔夫 |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齿轮 波导 减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机械领域。
通常的大传动比减速器,需要几对齿轮组成减速系统或由蜗轮蜗杆组成减速系统来实现减速。它们在啮合时,因齿与齿之间摩擦非常剧烈,故效率低、磨损大、寿命短。前者所需另件多、制造成本高。
已知的摆线针轮减速器,可以实现大传动比的减速,但结构复杂非标件多、加工制作困难、且承载能力小、应用范围有限。
查一九七九年三月获准的英国专利GB-2017255,它主要由两个互相啮合的少齿差锥型齿轮和一个万向节组成减速系统,从而实现大传动比减速。该专利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作,不足的是输入轴为悬臂状态,造成先天性的输入机构强度低;振动大;而且只能进行单速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四种减速器之不足,提出一种先进的园锥齿轮波导减速器,它可以用普通碳钢和铸铁加工制成,亦可用其他金属材料加工制成。
图1为园锥齿轮波导减速器剖视图,主要由输入机构Z,输出机构C和机壳J三大部件组成。
输入机构Z包括:输入轴(1),波导齿轮(2)或主动园锥齿轮,万向节(3),波导架(4)。
输出机构C包括:从动园锥齿轮(5),输出轴(6)。
机壳J包括:大端盖(7),机座(8),小端盖(9)。
图2为A视图和B-B剖视图,
图3为波导架(4)剖视图。
图4为波导齿轮(2)剖视图。
如图1所示,输入轴(1)在万向节(3)的两侧分别用轴承与波导架(4)的两个园孔配装,从而克服了输入轴悬臂运转状态。
如图4所示,波导齿轮(2)是由两块剖分式另件用螺栓联接为形体,其轴向有两个孔通过轴承与输入轴(1)的偏角段配合;其周向有四个互相垂直的十字孔,一对孔配装万向节(3)的轴承,另一对孔用于万向节(3)的轴端伸出而与波导架(4)固接,使之得到周向定位。
如图3所示,波导架(4)是由两块剖分式另件用螺栓联接成一个空心球体或空心园柱体,图中剖分为ab两个部分,轴向各有一个园孔,用于配装输入轴(1)的轴承。b部伸出一个大园盘,周围用螺栓与机座(8)联接,形成减速器的封头。波导架(4)周向有互相垂直的四个孔,一对园孔配装万向节(3)的轴承,另一对方形大孔,是为着波导齿轮(2)的装配与波动而设。
再从图1看出,从动园锥齿轮(5)与输出轴(6)固接,并通过轴承配装在机座(8)上,大端盖(7)用螺栓与机座(8)联接小端盖(9)也用螺栓与波导架(4)的b部联接,从而构成一个减速器整体。
当输入轴旋转时,因波导齿轮(2)通过万向节(3)在波导架(4)上周向定位,相对于机座(8)而言,不能产生周向运动。但波导齿轮(2)的轴线始终偏侧一边,以一个固定夹角绕从动园锥齿轮(5)的轴线运动,每个齿则依次进入啮合,因从动园锥齿轮(5)的齿数少,从而驱使从动园锥齿轮(5)及输出轴(6)反向旋转来满足啮合,输入轴(1)旋转一周,输出轴(6)反向旋转一个齿数差,旋转时,从动园锥齿轮(5)齿面上任一质点将在空间画出一个整园,而波导齿轮(2)齿面上任一质点将在波导中心为球心的球面上画出一条曲线。再将其展开,从动园锥齿轮(5)的质点轨迹为横座标的平行线,波导齿轮(2)的质点轨迹为波形曲线。
图5为多速多功能园锥齿轮波导减速器剖视图。它与图1出于同一构思,只是在图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图5主要由输入机构Z和输出机构C两部分组成。
输入机构Z包括:输入轴(1),波导齿轮(2)万向节(3)波导架(4),外轴(8)。
输出机构C包括:从动园锥齿轮(5、9),端盖(6),输出滚筒(7),换档装置(10)。
如图5所示,波导齿轮(2)呈滑轮状,两面开有园锥齿,两个从动园锥齿轮(5、9)分别装配在波导齿轮(2)的左右两侧,构成两对少齿差啮合件。因为没有输出轴,从动园锥齿轮(5、9)在形状上也不同于图1,其尾部制成鼠笼状,通过若干根园条穿过端盖(6)的孔在壳外与档板刚性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部件。传动时,从动园锥齿轮(5、9)带动端盖(6)和输出滚筒(7)一起旋转,代替图1中输出轴的功能。波导架(4)也是剖分式的两个空心半球体,与图1不同的是,尾部与外轴(8)焊接。而外轴(8)通过离合器与机座相联。(离合器与机座因是已有技术,图5中未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正敏,未经袁正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