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放大机无效
| 申请号: | 86203830 | 申请日: | 1986-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83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2 |
| 发明(设计)人: | 信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向平 |
| 主分类号: | G03B27/32 | 分类号: | G03B27/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大 | ||
本实用新型是专为业余摄影爱好者设计的一种改进的手动调焦放大机,属于摄影器材,用于放大黑白照片和简易放大彩色照片。
现有市场销售的放大机需要使用专门的放大镜头。国产120照相机的摄影镜头多是75毫米焦距的柯克镜头,作为放大镜头使用,质量优于低档放大镜头。但是只有镜头可以卸下的一类照相机,如长城DF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镜头才可以与普通的放大机联接。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和120折合型照相机。因镜头和机身固定,不能与普通的放大机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放大机,它既可以使用普通的放大镜头,也可以使用上述两种120照相机,特别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作为放大镜头。照相机与放大机联接使用时,照相机不做机械上的改动。
本实用新型是用以下方法实现的:本放大机属于反射式放大机,与普通的反射式放大机不同的是,本机的结构布置比较特殊。具体地说其光源安排在放大机箱体的前部,即靠近使用者习惯所处位置的一面;而倾斜的反光镜安排在箱体的后部。从侧面来看,容有光源的箱体前部的灯室较高,而箱体后部较低,有一个一般为45°的倾斜角。在伸缩皮箱的下部有照相机联接件,照相机安装在其上后,开启的照相机后背位于箱体的后部的上方和后方。采用这种结构布置方式,是因为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后背开启的角度较小,背后呈L形,开启后其底边在下方的投影遮挡住底片的部分面积。按照本机的设计可以把反光镜、聚光镜组紧凑地安排在开启的照相机后背和底片平面夹角范围内的空间里,使光源射出的光线不受照相机后背的影响,经反射、聚光后照射在底片上。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上述两种照相机,每一种中不同牌号的照相机机身尺寸和主要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只需设计两种照相机联接件,供选用或更换。合理设计的联接件与照相机的联结方式,使照相机安装方便。使用普通放大镜头时,将其安装在放大镜头接口件上,再将接口件联接在联接件上。放大机的放大倍率由底片平面到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决定,因照相机本身有一固定高度。该距离的可调范围受到限制。但合理设计的箱体尺寸和各构件的尺寸仍可使放大机有满意的放大倍率。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放大机与现有的普通放大机相比,主要差别在于结构布置上的不同,成本基本相同。但本机的优点是明显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实施例与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联接后的透视图,图2是剖面图。
装有光源的灯室〔2〕位于箱体〔1〕的前上部,箱体〔1〕的上盖〔3〕有一个45°的倾斜角,其内面装有反光镜〔4〕。光源发光经隔热玻璃〔5〕,再经反光镜〔4〕反射后垂直向下,经聚光镜组〔6〕聚光后照射在底片上。〔9〕是底片夹的位置。伸缩皮腔〔11〕的上端粘在位于箱体〔1〕底部的底片夹托板〔10〕上,下端粘在一个中央开有6×6厘米方孔的薄金属板〔12〕上。照相机联接件(A)〔13〕与调焦机构〔14〕的滑动套筒〔15〕上伸出的金属板用螺栓联接,粘结伸缩皮腔〔11〕的薄金属板〔12〕的边缘与联接件(A)〔13〕用螺栓联接,这样便于更换联接件。联接件(A)〔13〕的外形与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后背相似,但其上开有一个5.5×5.5厘米的方孔,联接件(A)〔13〕的一端与照相机〔20〕的卷片轴顶针相应的角上有一突出的金属片,上有一圆孔〔18〕,另一端装有与照相机后背开关装置相似的开关装置〔19〕。安装照相机〔20〕时,开启后背〔21〕,然后把照相机〔20〕置于联接件(A)〔13〕的下部,令照相机卷片轴顶针穿入圆孔〔18〕内,再用开关装置〔19〕把照相机〔20〕固定在联接件(A)〔13〕上。调节调焦机构〔14〕,联接件(A)〔13〕带动照相机〔20〕升降,从而完成调焦工作。利用照相机〔20〕本身的调焦旋钮进行辅助调焦。伸缩皮腔〔11〕用较薄材料制成,其高度不大,充分压缩后,镜头光学中心到底片平面的距离在3.4厘米以内,可获得约9倍的放大倍率。为本机还设计有一个专用135底片夹,该底片夹的下夹板无玻璃,且中央部分适当下凹,可以适当降低底片平面位置,用其可获得约12倍的放大倍率。本机的最大放大倍率是满足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使用要求的。为满足特殊情况放大特大幅照片的需要,为本机设计有一个凹透镜附加镜,将其套在照相机镜头上,可以适当加长原镜头的焦距。照相机向下运动的范围受到照相机后背〔21〕顶端与箱体上盖〔3〕相碰触的限制,合理设计的箱体〔1〕的尺寸可使镜头光学中心到底片平面的距离不小于13厘米,这时最小放大倍率为1.4倍。这一最小放大倍率是可接受的。考虑照相机〔20〕较重,调焦机构〔14〕采用由螺杆〔17〕、滑动套筒〔15〕和调节螺母〔16〕组成的机构。为限制滑动套筒〔15〕的转动,在螺杆〔17〕上加工出一个平面,滑动套筒〔15〕的截面相应也做成与螺杆〔17〕加工后的截面一致。调焦机构〔14〕也可采用普通放大机通常所用的摩擦轮调焦机构。箱体〔1〕的支架〔22〕用两片金属片制成,两片支架〔22〕相距一定距离,供照相机后背〔21〕从中穿过。为使载有照相机的放大机升降调节灵活省力,放大机升降机构采用导轨摩擦升降机构。立柱〔24〕上附有导轨〔25〕,转动手柄轮〔26〕,使安装在套筒〔23〕上的小轮〔27〕靠摩擦力在导轨〔25〕上滚动,从而带动放大机升降。小轮〔27〕的外缘加有橡胶圈〔28〕以增加与导轨〔25〕的摩擦系数。放大机还可附加镜头下的红滤色镜片。放大时需开启照相机B门,可以使用快门线或简单地用一个塑料盖帽套在快门按钮座上。放大机与120折合型照相机联用时,需要更换与其相匹配的联接件(B)。联接件(B)上有一个与120折合型照相机底部固定照相机用螺孔相应的圆孔,用插入此孔内的螺栓固定照相机。使用普通放大镜头时,需使用放大镜头接口件。放大镜头接口件呈漏斗状,其上端可用小螺栓与联接件(A)〔13〕或联接件(B)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向平,未经信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