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海浪空气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86203806 | 申请日: | 198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8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姜凤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凤阁 |
| 主分类号: | F04B35/00 | 分类号: | F04B35/00;F03B1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14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浪 空气压缩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以海浪的不断起伏、脉动为动力,推动浮筒按一定方向沉浮,使活塞不停地做往复运动,将空气压缩到贮气罐内的空气压缩装置。
现有的海能利用装置,多是利用海洋的潮汐能量,而海面上不断涌起、且时时奔向岸边的无数波浪,却很少去开发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大海永无休止的起伏波浪,对空气进行压缩,送进贮气罐内,使压缩空气达到一定的气压数值,(类似工业蒸汽锅炉)以此推动气动机转动、做功。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的方式实现:在距离海岸一定远近的海中,树起若干个水泥桩,这些排成一行、等距离的水泥桩,与海岸平行走向。在两个水泥桩之间,安装只能随海水的涨、落而浮动的大型贮气罐,(类似列车上的油罐)在贮气罐对着大海的一面,设有若干个浮筒。当大海的波浪成排成列地涌向岸边时,首先对浮筒起着冲压、漂浮作用,浮筒在此两主要力的作用下,沿着“轨道”向上浮动,推动活塞压缩空气,并送进贮气罐;当浪峰过后出现波谷,浮筒随波谷向下沉,带动活塞下滑,完成吸气过程。随着大海波浪的起伏运动,使活塞重复滑动不止,由于进排气阀门的控制,则形成向贮气罐连续输送压缩空气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收集、利用海浪能量,在我国漫长海岸线上的多数地方均可建立此空气压缩装置,为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种办法。以压缩空气做为动力推动机构做功,具有无污染、噪声小、清洁、安全、简单、人民群众易掌握的优点。建造海浪空气压缩机的较难之点是,在距岸边不远的浅海中建立钢金水泥柱,其余的装置是较易实现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一是海浪空气压缩机的侧(端)视图。
图二是海浪空气压缩机工作部分的侧视图。
图三是气缸组合、定位滑动架和浮筒的视图。
图四是气缸的滑轮、连杆、活塞和定位滑动架视图。
图五是多个海浪空气压缩机组合俯视图。
首先参照图一说明海浪空气压缩机各部件的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贮气罐(1)靠海水的浮力漂在海面上。(2)是压缩空气引出导管。水泥桩(3)立在贮气罐的两端,在此水泥桩靠近贮气罐的内侧面,设有一条凸起导轨(4)。贮气罐(1)的两端设有“U”形槽(5),凸起导轨(4)刚好在“U”形槽之内,使贮气罐(1)在“U”形槽(5)与凸起导轨作用下,只能做上、下浮动,而不能有平面方位的移动。
图二是图一压缩机部分的放大图。(6)是气缸支架,由于必要的支架(6)的铰链,使气缸(15)牢牢地固定在贮气罐(1)上,并成一定的角度。在距离海岸较远、海水较深之处时,海浪主要是上下浮动,所以气缸角度接近垂直海面一些;在距离海岸较近、海水较浅时,海浪则一方面是上下起伏,另一方面向岸边“涌进”,所以气缸的角度就接近与海平面成45°。这是为了使浮筒(12)形成既接受海浪浮动时的浮力,又“迎接”海浪向岸边“涌进”来的碰撞力。图一和图二画的是距岸边很近、海浪(14)是向岸边涌进的(16)。浮筒(12)在海浪(14)不断起伏的作用下,带动活塞(10)不断地上行与下滑。当活塞下滑时将空气经过滤清器(7)和进气阀门(8)吸进气缸;当活塞上行时,进气阀门(8)关闭,排气阀门(9)被压气打开,压缩气体被送入贮气罐(1)中。为了更多地接纳海浪的向前涌进力和浮力,在浮筒(12)上设有阻水板(13),使涌进的波浪和它掀起的浮力,不会轻易地流过浮筒(12),它将截获质量更多带着动能的海水,从而加大了浮筒(12)对海浪的涌进力和浮力的吸收,增强了活塞压缩空气的能力。缓冲弹簧(22)是用来减缓高大海浪造成的浮筒(12)与气缸(15)之间的冲击。滑轮(20)是安装在气缸筒(15)上、接触连杆(11)沟槽的转动轮,其作用是减少摩擦力,也是连杆(11)在气缸上的一个支点,使活塞工作的更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凤阁,未经姜凤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