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测相序与识别安危电压的试电笔无效
| 申请号: | 86203178 | 申请日: | 1986-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178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海文君;杨志余;饶立藩;李仁金;吴佩玲;刘振英;赵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1R29/18 | 分类号: | G01R29/18;G01R19/145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立武 |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测相序 识别 安危 电压 试电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序指示仪器,适合于测试频率为50HZ、60HZ,线电压为220伏、380伏的三相交流电源相序,并兼作试电、识别电压安危之用。
众所周知,三相交流电系统早已为人们广泛使用。为确保用电安全,测电并识别电压的安危、区分各相电压的相序显得十分重要。例如驱动其主动轮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的机器、电力系统中的理相、控制系统中的触发装置等都需要严格鉴别电源的相序,否则,将随时酿成事故。
现有相序测试装置例如美国专利3555417介绍的是一个外形如电表盒的测试仪,它包括一个直流电表、一个有移相区间的分压电路和一个整流电路。该直流电表装有中心为零的刻度盘,利用其指针只有在按确定的相序接通时才会向规定的方向偏转这一特点来测定电源的相序,结构比较复杂并不便于电工工作人员携带。申请号为85204103的本国专利则利用传统的试电笔电路,在普通试电笔上增加二个分压电阻、一个移相电容组成新型的相序测试笔,该笔比较前例结构大大简化并便于携带,但作为常用低压试电笔其结构仍嫌复杂,应进一步简化电路、降低成本并增加功能,为电工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其电路经过进一步简化、其结构更合理、更实用的可用于测试相序的试电笔,该笔还具有识别电压安危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完成,即利用现有普通试电笔结构对其加以改进。改进的办法是从试电笔金属测试触头处连接一个由电容C组成的移相支路和一个由电阻R2组成的移相支路(见图1所示电路),上述两支路的另一端分别直接与被测电源接触,其中移相电路R2兼作测试电压安危的分流电阻。将氖管启辉电压控制在95~105伏范围内,当电源相序不同时,移相电路的中心点O′的电压相对于接入的三相对称电源中心点产生电压变化。移相电路的A、B、C三端中的A端移相电容与其它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接入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另一端与手触电极相连接。假定移相电路A、C两端接入被测电源之相应AC两相,B端接手触电极,当电容C的电抗Xc=R2时(R2用兆欧级),则氖管受300伏电压作用启辉,表明三相电源为正相序,其中电容C支路为A(黄色标记)、R1支路为B(绿色标记)、R2支路为C(红色标记)。如果移相电路A、C两端分别与被测电源的C相和A相交错连接,B端作为手触电极,所接入两相电源使移相电路的B端电压为80.5伏,C端电压为300伏,氖管则因为其启辉电压被控制在95~105伏范围内,在80.5伏电压的条件下不启辉,表明所测电源相序为反相序。
本装置作识别安危电压的测试时(见图2所示电路),O′端为试电笔测试触头,B端为手触电极。当识别被测金属体是带安全电势还是危险电压时,在人体接触电极B同时接触识别电极C,这样就使分流电阻R2被接入测试电路中,如果被测金属体带不危险的高电势,即表明该电势源内阻很大,分流电阻的接入使得更多的电压降在电势源的内阻上,从而降低了被测金属体的带电电位,结果使氖管不启辉,如果被测金属体带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则表明其内阻小,因此分流电阻的接入不会降低被测金属体的带电电位,氖管保持启辉,由此实现区分安全电势与危险电压的目的。上述分流电阻的阻值最好是限流电阻阻值的2倍。
本实用新型在单独使用上述试电笔金属触头时,与普通试电笔效果一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区别安危电压部份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煤炉燃烧器及配合使用的容器
- 下一篇:电冰箱自动调压瞬时断电保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