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防爆防水电筒无效
| 申请号: | 86200736 | 申请日: | 1986-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0736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兰运光;甘兴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运光;甘兴贤 |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F21L15/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管理处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程光慧 |
| 地址: |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防水 电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用具,它提供了一种可在含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的电筒,并且它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
一般的电筒,若在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如煤矿、油库……等中使用、在开亮或熄灭电筒的瞬间,电筒开关处产生的电火花,将会引起爆炸起火,所以不能用于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因没有密封结构也不适于水下作业。
目前,大中型煤矿井下照明所用的矿灯,具有安全可靠,携带方便等特点。但由于结构复杂,价格偏高。更主要的是,矿灯需要定期充电,这就配备充电设备和管理人员,而且维护困难。对于我国目前成千上万的集体和个体小煤矿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无市电的地区,一时还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于在含易燃易爆气体环境和水下作业中使用的,既能防爆,又能防水的照明用具——电筒。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
1.为了尽量减少电筒的衔接部份,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其壳体采用塑料整体成型。
2.壳体的开口端,由有O型橡胶密封圈组成的密封结构进行密封,把整个电筒电路完全密封在壳体内。
3.电筒开关是采用永磁体,在壳体外部利用磁力对壳体内部的电筒电路进行控制的磁性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实现了控制系统与电路系统的分离、密封可靠。电筒内外的气体不会相互交换流通,易燃易爆气体完全不受电筒开、关的瞬间所产生的电火花的影响。避免了发生事故的原因,同时它还具有防水的效果。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筒的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电筒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
该电筒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有机玻璃板(1),压紧环(2),O型橡胶密封圈(3),金属压圈(4),O型橡胶密封圈(5),壳体(6),软磁体(7),动触点(8),定触点(9),永磁体(10),开关旋钮(11),小弹簧(12),定位滚珠(13),绝缘片(14),弹簧(15),1号电池(16),滚花光心调节组件(17)等。
本电筒的密封方法:利用压紧环(2)使有机玻璃板(1)紧紧压住嵌在金属压圈(4)上的O型橡胶密封圈(3),构成端罩组件。它的另一端嵌有O型橡胶圈(5),把端罩组件旋压在壳体(6)的开口端,通过压紧O型橡胶密封圈(5)来完成整个电筒电路的密封。
本电筒的工作原理;旋转安装在壳体外部的开关旋钮(11),使永磁体(10)转到与安装在壳体(6)内部的软磁体(7)的相对位置上。在在磁力的作用下,软磁体被吸引,同时带动了固定在其上方,并与与其同轴线的动触点(8),使动触点(8)同安装在电珠导线上的定触点(9)接触,电路闭合,电筒工作。当永磁体(10)旋至远离软磁体(7)时,软磁体(7)因无磁力作用,动触头(8)在弹力作用下复位,电路断开,电珠熄灭。
本电筒的使用方法;首先旋下端罩组件,取出滚花光心调节组件(17),装入电池,然后再装好滚花光心调节组件(17),调整好光心位置,旋紧端罩组件,便可方便地使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解决在含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中照明问题,特别是用于无市电、无矿灯及其充电设备和管理设施的小煤窑中,更是经济实惠、安全可靠,还可用于油库以及简单的水下作业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运光;甘兴贤,未经兰运光;甘兴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转速数字显示电路的动平衡电测箱
- 下一篇:多功能家用汽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