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电梯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8240.0 | 申请日: | 198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1B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05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正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电梯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于可控硅整流器控制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的交流电梯控制装置。
例如,第7图为特开昭58-170394号公报所示的交流电梯的速度控制装置的整体方框图。图中,(1)是电梯箱室,(2)是配重、(3)是主吊绳,(4)是驱动钢滑车,(5)是三相感应电动机,(6a)、(6b)是上升用电磁开关的接点,(7a)、(7b)是下降用电磁开关的接点,(8)是运行用电磁开关的接点,(15)是速度表用发电机,(16)是速度指令产生装置,(17)是加法器,(18)是点弧电路,(R)、(S)、(T)是三相交流电源,(21)、(22)是插入电源R和接点(6a)间的反向并联的第1可控硅整流器,(23)、(24)也同样是插入电源S和接点(6a)间的第2可控硅整流器,(25)是连接在第1可控硅整流器(21)、(22)通向电源R的接线端线点和第2可控硅整流器(23)、(24)通向电动机(5)的接线端点间的第3可控硅整流器,(26)是连接在第2可控硅整流器(23)、(24)通向电源S的接线端点和第1可控硅整流器(21)、(22)通向电动机(5)接线端点间的第4可控硅整流器。(以下),基于上述的结构下面将对
在上升运行起动时,使接点(6a)、(6b)、(8)闭合,通过点弧电路(18)控制第1及第2可控硅整流器(21)~(24)的点弧相位,而使第3及第4可控硅整流器(25)、(26)不点弧。这就形成第8图(a)的电路(可控硅整流器的符号在图中注出)。
当电梯箱室(1)达到减速指令点A(第9图)时,接点(8)被释放,而且,在偏差信号Ve达到负值时,则通过点弧电路(18),使可控硅整流器(21)、(23)的点弧相位控制停止,而使可控硅整流器(22)、(24)~(26)处于点弧相位控制。这就形成第8图(b)的电路。
这样一来,在减速时不论上升、下降,第8图(b)的电路中的可控硅整流器(24)、(26)经常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希望的是流经可控硅整流器(24)、(26)的电流,在电动机(5)内轮换流动,从而使可控硅(24)、(26)导通。就是,所有的可控硅整流器(22)、(24)~(26)都处在点弧相位控制下时,流经电动机(5)的电流I1,相对于图8(C)中的断续电流来说由于电流的轮换结果,而成为纹波很小的连续电流I2。其结果是,电动机(5)的转矩变化减小,乘坐电梯感到舒适,同时由电动机(5)产生的噪声也减少。
此外,第1可控硅整流器(21)、(22)和第2可控硅(23)、(24)可以由双向可控硅构成。
这里,第9图示出各可控硅整流器从加速到减速所承担的电流。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可控硅分担的电流差异很大。因此,如果把可控硅整流器都按照可控硅整流器(22)确定统一规格,则其它的可控硅整流器的过热余量过大,这样很不经济。另外,如果按分担的电流来确定可控硅整流器的规格,则既增加部件的种类又使工作性能恶化,这是很不理想的。
第9图的斜线表示控制时全点弧的可控硅整流器,最上段是速度曲线,以下是各可控硅整流器分担的电流区间。
由于原来的交流电梯的控制装置如以上所构成,所以每同一个可控硅整流器既作运动使用又作产生直流制动力用,其结果是各个可控硅整流器所分担的电流不一样,因而不能从经济观点来选择可控硅整流器的规格。并且由于在这类可控硅整流器电路中只有两相插入可控硅整流器,因而,在电梯箱室起动时由于整流器相位控制,不平衡的电流流入电动机,这不仅使电动机的噪声加大而且能量的消耗也大。加之,在产生减速运行指令时,为使机械接点(8)的释放,电动机转换线单相运行,而产生接点的动作延迟,从而造成乘坐不舒适的缺点。
本发明的交流电梯控制装置可用于解决和消除上述各点问题,它能够使各个可控硅整流器的电流分担均一化,同时,排除机械接点,可实现稳定的运行。
涉及本发明的交流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与驱动电梯室箱的三相感应电动机中至少两相分别连结的上升运行用的反向并联的可控硅整流器和下降运行用的反向并联的可控硅整流器,而进行上升、下降的运行;同时,在电机制动时,通过对上述的上升运行用的反向并联的可控硅整流器的一部份和下降运行用的反向并联的可控硅整流器的一部分进行点弧控制而给电动机加上直流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网造纸机浆槽部分的装置
- 下一篇:电梯显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