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86108147 | 申请日: | 198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8147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生;付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14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华芳,吕俊生 |
| 地址: |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建筑材料 | ||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制砖,瓦方法是,取土为原材料,加水和成泥,经砖瓦机成型,凉干,装窑烧结而成。因此,一般砖瓦厂都要建在交通方便,能源充足的地方,而且必须建造烧结用窑。这就使得一些交通不便,能源紧缺的地方及山区,难以制作砖瓦。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用于代替民用建筑中的烧结砖,瓦以及一部份混凝土予制件。
该发明利用土具有表面电荷这一特性,根据土矿物成份,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掺入一些带有极性基团(如羟基、醛基、羧基、腈基等)的高链烃,这些高分子材料的极性官能团能与土颗粒表面发生物理结合。以高岭土为例,当其表面与高分子链烃中的羟基相遇时,可产生氢键结合:
式中:M代表土中的硅或铝、镁等金属离子。
:代表氢键。
通过这种结合,链烃分子之间的聚合或交混作用可以使土颗粒牢牢的粘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材料,用以代替混凝土或烧制砖、瓦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混凝土。例如,用这种新型材料作为管道等予制构件,以及屋面层、隧道或渠道的衬砌面层材料。
由于土是取之不尽的材料,因此在施工现场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作,不需烧结,工艺简单。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投资小,成本低,效益显著。
土中掺入的高分子材料由化工厂或炼油厂从废汽,废液中提炼而得,可作为副产品生产。高分子材料的掺入量一般低于土的2%,因此用这种方法制作无烧结砖、瓦,成本略低于普通烧结砖、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是:用西北黄土高原的黄土或粘土,掺入2%的高分子聚乙烯类链烃,用普通制砖坯的方法挤压成型,在常温下(约20℃)阴干20天,或在较高的温度下(60-80℃)风干6小时,即可制成无烧结砖。通过调整高分子链烃的材料成分及掺入量,所制成的砖的强度可以在50-100kg/cm2间任意选择。同样,利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参照予制混凝土管或其它予制构件的工艺过程,利用这种新型的材料制作各种予制构件。总之,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可以代替混凝土或各种常规砌筑材料。在普通民用建筑中,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廉价建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塑料织布梭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圆锯盘组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