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织物整理剂(CTA)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6107435.1 | 申请日: | 198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94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慎满;马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景祥 |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织物 整理 cta 制造 方法 | ||
纺织印染业中所使用的织物整理剂。
织物印染后整理工序所采用的整理剂,当前国内外通常采用各种合成树脂(如2D、六羟等)作为防皱、防缩、硬挺整理剂及“可溶性甲壳质及其制造方法”(“水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1975年)、“可溶性甲壳质及其应用”(“水产科技情报”1978年这些整理剂多数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游离甲醛,且使用时需加多种助剂(如催化剂、润湿剂、分散剂、柔软剂等),整理工艺也较复杂(浸轧→热风拉幅(100~120℃)→高温焙烘(160~170℃)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拟研制出一种以我国资源丰富的天然高聚物-从废弃虾、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为主要成份的,既安全无毒,生产制造工艺及整理使用工艺均较简单的,成本低,应用广的织物整理剂。
从废弃虾、蟹壳及其它节肢动物甲壳中提取的天然高聚物-壳聚糖。壳聚糖分子结构与纤维素极为相似,相互间有很强的结合力。当将织物经CTA整理液浸轧烘干后,纤维表面便形成一层十分牢固的,不溶于水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可使织物具有防皱、防缩、耐磨、强力保留率高,不含游离甲醛等优良性能。
CTA整理剂制造工艺流程如下:
先用1-8%醋酸,0.2-1%烧碱制成pH值为3~6的缓冲液后加入0.5-4%壳聚糖,在温度25-50℃搅拌至全溶加入0.2-1.5%消泡剂(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在保温下搅均后加入0.01-0.05%香精,过滤。
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多功能织物整理剂,经试验性生产,测试结果与2D树脂整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对比如下:
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
1)用CTA代替2D树脂对涤粘中长、涤棉混纺等织物进行防皱、防缩及硬挺整理,其回弹性、缩水率、强力保留率、耐磨性等性能指标均优于或相当于2D树脂整理产品。
2)CTA不含游离甲醛,有利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及织物的服用性能。不产生环境污染。
3)使用助剂少(只需加柔软剂,若作为硬挺整理可不加任何助剂),整理工艺简单,可省去高温焙烘工序,节省设备,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纺织印染业中广为使用的2D树脂价格约为2,800元/吨,而CTA根据目前原料供应情况,价格初步可暂定为1,500~1,600元/吨,按二者使用比例可计算出用CTA每代替一吨2D,可节省400~500元,全国各印染厂每年约需40,000吨,可节约2千万元左右。若加上能源的节省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用厂家可得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生产CTA的厂家来看,由于我国海岸线长,盛产虾、蟹等节肢动物,仅广东、浙江两省每年可收集到的废弃虾、蟹壳就多达两千吨以上,因此CTA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纺织印染业对整理剂的使用量相当大(一个中型印染厂每年用2D树脂达300吨左右),因此,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7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二异丙基甲醇的方法
- 下一篇:渗硼用胶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