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推车无效
| 申请号: | 86106941.2 | 申请日: | 1986-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90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彼里·当茨;简·彼里·弗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里·当茨;简·彼里·弗朗克 |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 地址: | 法国奥克特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推车 | ||
本发明涉及运输较轻荷载的推车。
一般的手推车有一个车架,该车架有两个彼此隔开的臂作为手把,有车腿和安装在手推车前部的车轮部件。
这种手推车对推车人来说有许多缺点。首先由于在地面上的车轮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车轮的支承位置的缘故,推车人要负担至少约三分之一的荷重;另一个缺点涉及到如下情况,即车轮部件一经确定,对手推车的各种使用来说,在某些地面或地带(草地,沙子路面,砂土地,泥土地)上行走就感到不便;最后一点,已有的手推车只有一种由车腿来确定的稳定状态,然而,将手推车在这种状态下存放常常是不方便的。
已有技术中的手推车的各种缺点已披露了,即在英国专利6788和608297及美国专利1572531和4252334中已经指出。在所有这些已有技术的专利文献中,车轮部件与车斗即手推车有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使手推车的重心相对于车轮部件总保持纵向偏心,这使得手推车不能很好平衡。此外,尚没有什么方法使手推车适用于各种地面或地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的各种缺点。
本发明提供的手推车由一个具有两个臂作为手把的车架,车腿,一个荷载车斗和一个包括一根车轴在内的车轮支承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手推车处于使用状况下,车斗的重心事实上与车轴在一个垂直面内,车轴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支座内,一根支承杠配装在手推车的前部,并横向延伸到手推车纵向中心线的两侧。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车轴能适应车轮的不同配置,可松脱地卡紧所选定的车轮的止动装置安装在轴的适当位置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支承杠与车斗的前缘边在同一平面内,以便在支承杠和前缘边都压在地面上时具有一种稳定的存放状态。
本发明的手推车有许多优点。
它有一个标准的使用状态,这时由于车轴与车斗的重心事实上是在一个垂直面内,运输荷载所需的力为最小。
因为车轮可按所要求的位置装在轴上并能方便地拆卸,就可采用不同的车轮配置,这种手推车便可适用于各种地面或地带。
由于手推车有前支承杠,既可从其前方,又可从其一侧方便地卸掉荷载;并具有一种新颖的稳定的存放状态,减少所需的存放场地;便于手推车的清理,维修和变换车轮配置。
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对实施例附图所作的描述会更明显地得出。
图1是实施本发明手推车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手推车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手推车的侧视图。
图4-7是三种不同的车轮配置各自的局部仰视图。
图8是表示手推车处在竖立存放状态时的侧视图。
首先参看图1-3。图中的手推车有一个底架即车架1a,两个臂1作为手把,车腿2,荷载车斗10和一个包括一根支承两个车轮8的车轴6的车轮支承结构,两个作为手把的臂1从车架1a向外向上延伸并形成角度直到两个手柄15为止,当手推车处于图3所示的水平静止状态时,两个手柄通常与地面平行。车斗10依靠这里未作介绍的一种装置,可移动地安装在车架上。
车架1a有两个实际上是平行的臂16,它伸到车斗10的前面。臂16的自由端焊到一个横向支承杠5上,支承杠5横向延伸直到两臂16的相应侧,臂16略向地面弯曲,这样支承杠5事实上位于和轴6相同的水平高度上,支承杠5和车轴相互平行。
位于车架1a下的车轮支承结构3包括一个角形件,该角形件在车斗每侧有两个臂3a和3b。第一个臂3a的端部焊到车架1a上,而第二个臂3b的端部焊到支承杠5上。每个角形件3在其两臂相交处吊着一个支座4,两个支座4的中心要对正,以便安装车轮8的轴颈。车轮支承结构3在车架1a下面,这样当手推车处于使用状态时,车轴6事实上与车斗10的重心在一个垂直面内。
如图4所示,在水平静止状态下,车斗10的前缘边10a与支承杠5事实上在同一个垂直面内。
参看图2,注意车轴要伸出两个支座4之外,以便用来支承车轴6每端相邻近的至少一个外车轮,因此横向支承杠5事实上与车轴6一样长或比它稍长些。外车轮毂事实上靠轴6的自由端找正,如图5-7所示。
车架1a有两条车腿2。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每条车腿通常都是V形。V形车腿2的底座为支承面,其自由端连接到车架1a上,例如可采用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里·当茨;简·彼里·弗朗克,未经彼里·当茨;简·彼里·弗朗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