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6106205 | 申请日: | 1986-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20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元;周作祥;汪根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23/08 | 分类号: | C01G23/08 |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海安 |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金红石 钛白粉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钛白粉的生产方法。
在用盐酸分解钛铁矿,然后进行水解,在水解后所得到的偏钛酸的组成和结构是不相同的,这是由于水解时的具体条件不同所致。因此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煅烧条件,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金红石型钛白粉。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合理的水解,煅烧工艺,以便在较低的温度下,使制得的钛白粉基本上都转化为金红石型,以满足涂料工业的需要。
为了得到金红石型的钛白粉,可以加入适当的晶型促进剂,並找出最佳的煅烧温度。实验证明,在840°~9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ZnCO3、MgCO3和R-820(或自制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晶种)作为晶型促进剂,可以制得金红石型的钛白粉,而在900℃下煅烧,可得到100%的金红石型钛白粉。
使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只要在较低的温变下(900℃)煅烧10小时,就可使钛白粉的晶型全部转变为金红石型(见图1),而且所得产品的粒度较细(约0.28~0.32μ),其分布也均匀,而且,产品的颜色与国外同类产品(如R-820、R-930)相当;使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由于煅烧温度较低,煅烧时间较短,故可节省大量的电能,並缩短生产周期。
下面是使用本发明的工艺来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方法:
实例1
取TiCl4溶液(以TiO2计算,每升含150克TiO2)或用盐酸分解钛铁矿,分离出铁离子后之溶液(以TiO2计算,含150~200克/升),在外加晶体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即可得到偏钛酸,用少量水洗去吸附母液,于120℃下烘干,粉碎至200目备用(极易粉碎)。
实例2
取20克用实例1方法制得的偏钛酸,在玛瑙研体中研细,加入ZnCO3、MgCO3和R-820各0.6克並混合混均,放入石英(或钢玉)的管式炉中,逐渐升温至800℃,然后保温煅烧约10小时,得到的钛白粉之金红石构型为10%。
实例3
采用实例2的方法,但煅烧温度为840℃,制得的钛白粉之金红石构型为50%。
实例4
采用实例2的方法,但煅烧温度为860℃,所得钛白粉之金红石构型为82%。
实例5
使用实例2的方法,但煅烧温度为900℃,所得钛白粉的分析结果如下:
晶型结构:100%金红石型(见图1)
粒度:0.2868~0.3200μ
颜色:与国外同类产品R-820,R-930相当。
实例6
取100克用实例1方法制得的偏钛酸,加入ZnCO3和MgCO3各3克,再加入3克用实例5制得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研磨混合均匀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900℃,並保温10小时,所得的钛白粉经X-射线、电镜等分析,结如如下:
晶型:99.5%金红石型
粒度:0.2500~0.3000μ
颜色:与R-820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自动生产全能双效肥的系统装置
- 下一篇:X射线法测定刀具的工作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