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气敷泥炭藓板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5383 申请日: 1986-08-27
公开(公告)号: CN86105383A 公开(公告)日: 1987-02-25
发明(设计)人: 塞奇·M·卡迪厄克;马丁·李梅 申请(专利权)人: 约翰逊公司
主分类号: A61F13/16 分类号: A61F13/16;A41B13/02;A01G13/02;D01B1/50;D21H5/1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增炜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泥炭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用泥炭藓经济地生产吸附板的生产工艺的,具体点说,是关于生产柔软、坚固吸附板的气敷泥炭藓板工艺的。生产的吸附板可用于体液吸附产品和园艺产品之类的各种产品,如卫生餐巾、衣服尿布和植物生长用的护根。

利用泥炭藓和其它纤维材料相结合来生产吸附产品已在以前的几个专利中提出了,如美国专利4,170,515;4,226,237;4,215,692;和4,507,122。另外,也提出了在纤维板产品中加入泥炭藓的工艺方法,其中美国专利751139,和4,473,440可作为这些工艺方法的典范。

举出美国专利4,437,440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它发现了生产用于吸附产品中的,柔软的吸附性泥炭藓板的工艺方法。按照这专利的说明,先将水藓泥炭藓进行筛选。除去根、枝之类的较大材料和较小的粒料,即除去可通过100目筛的那些粒料。然后将筛过的泥炭藓与其它纤维材料有选择地混合,溶成水浆状,浆料按重量计,含有0.1%-1%的固体成份。然后将浆料送到长网进行脱水,形成一种低密度板。接着将板进行干燥到一个严格的水分含量,然后进行研光,以获得一种含有泥炭藓的高吸附性柔板。

虽然,用先有的这种工艺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对用在吸附产品中,基本上是满意的,但按这工艺方法去做,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要求提供筛过的泥炭藓给这工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因为在筛选过程中,会失去收获后的大、小泥炭藓粒料,经过收获和过筛,材料在产品中的实际使用率基本上只有一半。而且,尽管存在这个事实,但此工艺在没有磨碎的情况下,不能允许大的粒料,当然也不能允许小粒料,即泥炭藓细料,因为这种细料会很快堵塞长网,很快就使得进一步对板的有效湿敷成为不可能。因此,用原材料使用率这一观点来衡量,其效率是差的。

而且,先有技术的湿敷法要求用很稀的浆敷板,在砑光前,在长网进行脱水并干燥到预定的水份含量,以获得柔软的吸附板。因此,很明显,需要在形成板之后,在工艺过程的某一点完成泥炭藓的干燥,即要在工艺过程的某一位置完成干燥是最困难的,它要求昂贵的干燥设备,消耗大量的能源。

还有,由于湿敷法的先天局限性,选取与泥炭藓相结合的其它纤维材料必然受到限制。不能允许太细的粒料,长度相对长的其它纤维会缠绕成块,破坏所得产品的均匀性。

因此,需要改进柔软,吸附泥炭藓板的生产工艺。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吸附性柔软泥炭藓板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解决了原先工艺方法存在的问题,即,提高了收获后的泥炭藓的使用率,大大加快了干燥过程,增加了泥炭藓成品板中其它材料的可选择性。

特别是,本发明的工艺包含若干收获的步骤,收获中,按照修改后的Von    Post标度衡量,主要收获具有H-1值分解的泥炭藓。含有H-2值或以上分解度的泥炭藓,其数量不超过33%。然后将收获到的泥炭藓进行分离和干燥,其中最好用气动传送干燥装置来进行。然后,将经干燥和分离的泥炭藓粒料分散在高速气流里并将其凝结(即沉积)到有小孔的基体上,如有孔圆筒或网筛或皮带上,进行气敷,产生低密度板。然后,将板研光,以生产出本发明的柔软吸附产品。

在进行这工艺时,干燥步骤要认真控制,以保证在研光步骤,板的水份含量在要求的极限以内,以产生令人满意的产品。这些极限已在上述美国专利4,473,440中提出。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采用先有技术的湿敷法时,收获技术对分解度,相对而言,对生产出吸附性合乎要求的板,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当采用本发明的干敷法时,收获时的这种选择是极其重要的,用相对未分解的泥炭藓制造的板会获得高度吸附性产品,而由相对分解的泥炭藓制造的板,其吸附性大大降低。

优先实施例中,将长而细的纤维加到散粒泥炭藓,可增强板的强度。而且,只有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过程,才能实现这种添加而不会碰到先有技术湿敷法中存在的成块和打结问题。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的各个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典型的泥炭沼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中的气敷和砑光步骤的流程图。

现在参考图1,它是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工艺步骤的工艺流程图,其中包括收获步骤1,分离步骤2,干燥步骤3,气敷步骤4和砑光步骤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翰逊公司,未经约翰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